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米市弱势依旧 亟待国家政策提振市场信心

2008-12-11 09:012530

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大米弱势格局依旧
              往年每至12月,由于天气转凉适宜大米储存,且随着元旦、春节的接踵而至,国内大米经销商询价储货活动也渐趋活跃,但今年,大米市场在持续了两个多月的低迷行情之后仍迟迟不见好转。虽然前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托起米价,另外大米也即将迎来消费旺季,但这些利好因素目前对市场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整个大米市场弱势格局依旧,加工企业、批发商、终端消费者彼此相互观望,市场呈现出相持对峙状态:加工企业普遍停产,开工不足,受成本制约,当前米价基本已跌至底部,所以不愿再降价亏损销售;批发商普遍认为目前大米市场仍供过于求,且行情不稳,因此采购极为谨慎;由于春节还有待时日,大米零售价变化不大,因此终端消费者大批购买的欲望不大。基于目前这种现状,不少业内人士都悲观的认为,大米在春节前都有可能涨价无望,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目前大米市场季节性供应压力在新粮已消耗两个月有余的时间里,对市场的主导作用应当已逐渐弱化,后期市场需求的逐渐转好理应提振市场,拉动大米走货,但目前市场大米低迷的格局没有丝毫改变,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有: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扩大,国内各农产品都普遍低迷,而近月来我国CPI指数一直呈下降趋势,市场各方对后市都持迷茫和不看好心理,信心严重不足;另外,国家前期出台的政策效力还未释放,对市场的实质性作用较小,市场各方仍在期待国家再次出台措施托起米价,促使大米市场合理有序运行。因此,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在今年这一特殊的环境下,短期内米价可能仍将维持低迷,不过受其成本支撑,平稳将成为市场主流,个别仍有下跌空间的地区下跌幅度也会放缓。但后市,仍需密切关注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如大米出口配额量及地区的分配,地方临时粮油储备的建立,以及北粮南运的协调等相关政策。

              东北地区大米外运缓慢米厂八成停产
              由于需求疲软所致,东北地区大米外销困难依然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据对部分地区调查了解发现,目前东北市场可能已有八成以上的米厂已经停产,仍在加工的企业也大多是订单加工,开工率很低,现各米厂基本已销售库存为主,走货较往年极为缓慢。原粮收购市场基本是一枝独秀,加工企业普遍停收限收,粮库仍在进行临时储备粮的收购,南方主销区来采购的量也很小。据悉,目前黑龙江佳木斯、建三江、富锦、鸡西、鹤岗、双鸭山等主要车站每天进关的水稻、大米维持在20-25个车皮左右,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55-60%。在大米运行低米,“稻强米弱”依然强势存在的情形下,今年东北地区米厂经营困难,企业经营者都盼望国家出台政策提振市场,搞好产销衔接,以缓解稻米外销压力。

              据监测,12月上旬东北地区稻价继续保持高位坚挺,米价总体稳定,个别地区由于米厂为减少库存压力,对大米价格有所下调。目前黑龙江哈尔滨五常地区长粒水稻收购价在0.95-0.96元/斤,主要是粮库在收购,保持稳定,加工企业长粒米出厂价在1.44-1.45元/斤,较月初下跌0.02元/斤;齐齐哈尔加工企业稻谷到厂价长粒为0.91元/斤,圆粒为0.90元/斤,大米出厂价格圆粒为1.30元/斤,长粒为1.38元/斤,价持平。吉林洮南贸易商收购新稻价格在0.93元/斤,水分在15%以内,价格稳定,当地粮库与小加工厂与往年相比,仍没有进入收购状态;梅河口粮库水稻收购价格0.93-0.97元/斤(一到三等),日收购量较多,加工企业水稻收购价0.95-0.96元/斤,出米率在71%,大米出厂价格1.35-1.36元/斤,均平稳。辽宁省营口市加工企业圆粒大米出厂价在1.33-1.34元/斤,基本持平。

              南方地区大米略有震荡个别走货转好
              12月上旬,南方地区大米价格总体保持稳定,部分地区受当地临时储备粮收购完毕,第二批收购尚未进行的空白阶段,稻米价格有小幅度的下滑,而贵州、重庆地区受粮价上涨支撑,米价还有所上涨,近日湖南长沙双送广东的早籼米价格也从月初的1.34元/斤上涨至1.385元/斤。综合来看,南方地区大米稳定已成大局,局部受各地因素不同呈现窄幅震荡行情,不过大体是涨少跌多,行情仍以趋弱为主。另外,从南方主销区广东地区大米经销商来看,主要东北米企业“北大荒”、“稻花香”目前供货充足,近日价格基本止跌企稳,辽宁产东北米在1.4元/斤,黑龙江产圆粒米在1.5元/斤左右,据北大荒广州分公司业务员表示,目前东北米价格基本已在底价运行,再跌可能不大,不过由于需求依然疲软,市场走货缓慢,大米上涨的空间也受到限制,总体将基本平稳运行,因此他们基本不会持粮等待,倾向于薄利多销。另外,广东部分大米批发商则表示,现在他们主要以进购需求稳定的河南米、湖北米及品牌米为主,虽然有储货意愿,但基本上是逢低价米才储备,采购十分谨慎。

              据监测,目前湖南长沙晚稻米厂收购价在0.94元/斤,晚米出厂价在1.4元/斤,均平稳;湖北荆州米厂中籼稻收购价在0.9元/斤,较月初下跌0.01元,标一中籼米出厂价在1.28元/斤,稳定;江西萍乡米厂晚稻到厂价在0.94元/斤,标一晚籼米出厂价在1.41元/斤,均平稳;安徽芜湖米厂粳稻到厂价在0.905元/斤,持平,粳米出厂价在1.285元/斤,下跌0.01元;江苏徐州米厂粳稻收购价在0.95元/斤,上涨0.01元,粳米出厂价在1.31-1.34元/斤,稳定,走货转好;贵州贵阳标一晚籼米批发价1.45元/斤,上涨0.03元;重庆标一陈中籼米出厂价在1.31元/斤,上涨0.01元;海南海口粮库晚稻入库价在1.04元/斤,广东德庆二等晚稻入库价在1.0元/斤,均持平。

              稻米价格短期均将暂稳后市有待观望
              近日,我国第二批稻谷临时储备已逐量分配到各省,其中粳稻辽宁40万吨(下同),吉林150,黑龙江260;籼稻江苏70,安徽59,江西60,河南15,湖北46,湖南50。据悉,东三省临时收储粮完成时间仍在09年3月底,且有关方面透露,如果稻价后期出现下滑现象,国家仍有增加临时储备的意愿;南方地区截止时间可能将延长至09年1月底,目前各省第一批收储任务已基本完成。由于第二批任务量较少,市场不少方面仍存在担忧,主要是由于大米价格一直表现低迷,一旦粮库收购量开始减少或者离市,稻米价格下跌可能性很大。不过,从目前我国形势来看,国家为扩大内需,保障农民利益,粮价高位稳走基本成定局,稻价后期政策市仍将表现明显。

              大米方面,国内局部地区走货开始有所转好,批发商也开始少量储货,但由于行情持续低迷,市场信心严重不足,各方都保持谨慎状态,预计短期如果没有大的利好因素出现,市场仍将以稳定为主,局部窄幅震荡。从供应方面来看,前期国内大部分米厂均呈现开工不足、停产较普遍的现象,且米厂原粮库存也较往年偏少,另外新粮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消耗后供应压力也逐渐减少,按理推测,目前市场上大米的供应量应较前期有大幅减少;从需求方面来看,南方销区储货意愿已逐渐升温,只是在采购上稍显谨慎,而随着节日的临近,市场米价趋向稳定的时候,预计储货积极性将会放大,需求将呈现上升趋势。因此,综合来看,供应逐渐减少,需求逐渐趋升,大米走货转好可能性将较大,不过在前期米厂也积压了大部分库存,我国又持续实现丰收,市场各方信心依然缺乏,北米南运逐渐增加等因素的影响,米价上涨空间将会比较小。另外,后期米价的走势,也需密切关注国家是否有相关政策出台,目前在玉米500万吨出口配额或将发放的时期,大米方面也可能出现一些利好政策以提振市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21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1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