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1月12日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改革可以说是历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周二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进行整体系统部署,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多领域。
会议公报称,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以下为中国历届三中全会重要内容一览:
* 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12日)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改革进行整体系统部署,不仅仅是经济体制改革,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多方面。
公报指出,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制度,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 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12日)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14日)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首次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并明确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非公有经济都可以进入,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村改革等。
* 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14日)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并强调要长期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