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上海11月12日 -中国商品期货市场周二呈现窄幅整理格局,大部分品种日内涨跌幅未超过1%,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果出炉前市场心态普遍谨慎,等待会议对经济和主要商品需求给出方向性指引。
作为大宗商品风向标的沪铜小幅收低,主力1401合约下跌0.41%至每吨51,480元。近一周来,沪铜的震荡区间进一步收窄,主力合约大部分时间在不到1,000点的狭窄区间内波动,成交量亦明显萎缩。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三中全会的结果将成为沪铜突破盘整格局的一个重要契机。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今日闭幕。会前引发舆论广泛猜测和讨论的中国改革纲领性文件即将面世,令整个金融市场屏息以待。
“如果会议有一些对市场积极的政策出来,例如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措施等,将会给铜等工业品注入上涨动力,但这种推动料只是短期的,难以影响铜的整体供需格局。”安信期货的金属分析师佟玲表示。
她并称,尽管后期铜的供应压力将逐步显现,但目前国内消费也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差,年底前各种生产订单需求也还不错,目前多空双方都没有找到发动一波大行情的足够理由。
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精炼铜产量为637,958吨,连续第二个月创下纪录高位,较前月增长2.9%,较上年同期大增22.9%。
在供应端压力显现的同时,需求端却仍显露坚挺迹象。上海金属网的数据显示,周二上海保税库铜溢价为每吨190-205美元,较前一日上涨5美元,而国内现货铜价亦较期货升水,反映出当前铜现货需求相对紧俏。
中金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称,大宗商品2014-2015年供应面的分化将决定相对收益的关键因素,石油、铜及黄金将趋势下行,但铅锌和铂族金属存在上行机会。
路透技术分析师王涛表示,沪铜目前运行在10月17日高点52,660元以来的C浪的第三小浪,短线料下探50,800元的100%费波纳奇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