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5月24日-5月30日),南北地区稻谷收购活动基本停止,市场“有价无市”特征逐渐明显,农户手中余粮所剩无几且待价而沽的心理十分明显,使得市场收购货源不多,同时由于成交价格相对较高,各粮食收购主体已逐渐停止或放慢收购。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本周,国内稻米价格继续稳中上涨。其中,黑龙江虎林2等粳稻火车板价1900元/吨,比上周上涨40元/吨;浙江杭州标一晚粳米批发价2880元/吨,持平;江苏泗阳3等晚籼稻收购价1940元/吨,上涨40元/吨;江西九江标一晚籼米批发价2960元/吨,浙江衢州3等早籼稻出库价1840元/吨,均上涨20元/吨;湖北华中粮食市场标一早籼米批发价2680元/吨,持平。
一周要闻回顾:
★最低收购价临时存储稻谷第87次竞价销售成交0.3万吨
为保证市场供应,根据目前市场价格和需求情况,5月27日,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含分会场)组织第87次竞价销售最低收购价稻谷9.24万吨(2005年中晚籼稻8.12万吨,2006年早籼稻0.05万吨,2006年中晚籼稻1.07万吨),实际成交0.3万吨(2005年中晚籼稻0.18万吨,2006年早籼稻0.05万吨,2006年中晚籼稻0.07万吨),成交率3.25%,成交金额0.04亿元,实际成交均价1461元/吨。成交均价比上周下降220元/吨。
★本周安徽稻米市场价格稳中略有涨跌
据安徽省粮油信息中心最新价格监测显示,本周安徽粮油市场上稻米价格稳中略有涨跌。其中,早籼稻平均收购价79.0元/百斤,平均出库价81.2元/百斤,均与上周持平;中籼稻收购价84.1元/百斤,出库价86.5元/百斤,均上涨0.1%;晚籼稻收购价86.8元/百斤,上涨0.2%,出库价87.9元/百斤,持平;粳稻价格收购价86.9元/百斤,上涨0.6%,出库价90.4元/百斤,上涨1.0%。早籼米批发价123.9元/百斤,中籼米129.8元/百斤,均与上周持平;晚籼米138.0元/百斤,晚粳米137.1元/百斤,均下跌0.1%。早籼米零售价134.7元/百斤,上涨0.1%;中籼米139.4元/百斤,晚籼米152.7元/百斤,均持平;晚粳米158.8元/百斤,下降0.2%。
★黑龙江省水稻收购平淡价格趋于稳定
目前黑龙江省水稻市场收购平淡,价格相对稳定,局部略有上涨,一些地区依然呈有价无市状态,主要是销区大米市场价格稳中偏弱,消费需求不旺,稻农惜售心里较重,多数市场主体基本停止收购活动,稻米加工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据5月29日监测,哈尔滨市五常稻米加工企业收购水稻价每斤(下同)0.95-0.97元,优质长粒水稻收购价1.30元,哈尔滨市其他地区收购价0.95元左右,与上周基本变化不大,收购数量不多。佳木斯建三江水稻收购价格0.88元左右;桦南县绿源米业有限公司圆米出厂价1.35元,均与上周变化不大,收购与销售量不大。鹤岗萝北县鹤北国家储备库收购水稻,到库价0.90元左右,从稻农手中收购水稻价格为0.895元左右,均与上周基本持平,但收购量不多;鹤岗市东方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停止收购水稻,大米出厂价1.37元,与上周持平,销售量不多。
★福建大米价格总体稳中略跌中籼米上涨
据市场监测,本周,福建省大米市场价格总体稳中略有下跌,中籼米价格略有上涨。其中,早籼米:全省批发市场平均价为每50公斤135.08元,与上周持平;全省零售市场平均价150.5元,较上周下跌0.5元。晚籼米:全省批发市场平均价149.38元,下跌0.08元;全省零售市场平均价164.38元,下跌0.08元。中籼米:全省批发市场平均价143.38元,上涨0.75元;全省零售市场平均价157.8元,涨0.25元。晚粳米:全省批发市场平均价158.93元,上涨0.36元;全省零售市场平均价171.7元,下跌0.3元。
★5月江西省稻米市场价格总体小幅上涨
由于国际大米价格继续稳中走强,国内各产区及各销区大米价格已均略有提升,导致5月份江西省稻米市场价格总体有小幅上涨。随着东北米五、六月份集中南运,很大程度平衡了我国稻米市场北低南高的局面,但东北米货源渐紧,价格稳中趋强,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江西省稻米价格后市仍将维持高位,并有望缓慢走强。据市场监测,目前,早籼稻国有标准品收购价在81.36元/50公斤,较月初上涨0.88元,涨幅为1.09%;非国有标准品收购价在82.4元/50公斤,较月初上涨0.59元,涨幅为0.72%。晚籼稻国有标准品收购价在86.91元/50公斤,较月初上涨0.65元,涨幅为0.75%;非国有标准品收购价在89.53元/50公斤,较月初上涨0.59元,涨幅为0.66%。标一早籼米全省均价1.41元/斤,较月初上涨0.02元,涨幅为1.44%;标一晚籼米1.6元/斤,较月初上涨0.03元,涨幅为1.91%。
★5月份上海市大米价格总体略有下跌
据市场监测,5月份上海市场大米价格总体略有下跌。其主要原因是东北米集中南运,市场供应充足,打压了市场粳米及籼米价格的上行。目前优质粳米全市均价3.27元/公斤,较月初下跌0.06元,跌幅为1.8%;普通粳米2.98元/公斤,较月初下跌0.02元,跌幅为0.67%;早籼米2.62元/公斤,较月初下跌0.14元,跌幅为5.07%;中晚籼米2.61元/公斤,较月初持平。据分析,上海市场出现了早籼米价格长期高于晚籼米价格这种不合理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南方目前早籼稻米基本已近谷底,而需求不减,各地储备粮轮换也陆续结束,因此预计后市籼米价格仍将继续上涨,且早籼米在新粮上市之前都将基本上处于有价无市状态。另外,东北粮农惜售心理增强,且由于农忙无闲售粮,货源趋紧,东北米一直稳中走强,受此提振,后市上海籼米及粳米市场价格均有望稳步走强。
★农发行专项贷款支持东北按市场价收购稻谷
农发行近日下发《关于做好当前东北三省稻谷收购贷款发放和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决定发放专项收购贷款支持东北三省按市场价敞开收购农民交售的稻谷。紧急通知要求,农发行各级行要积极协助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确定承担稻谷收购任务的地方粮食企业,并按政策要求及时发放贷款。为确保及时按市场价格对农民结算粮款,在财政包干补贴资金到位前,指定粮食企业实际收购价格与最低收购价格的差额,先由农发行发放稻谷专项收购贷款垫付。根据紧急通知,农发行各级行对指定粮食企业发放的稻谷专项收购贷款以信用方式发放,不附加额外的贷款条件。
市场分析预测:
★东北稻米市场继续上演“稻强米弱”格局
在政策和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近日东北地区稻米价格总体呈现高位平稳态势,不同品种有所分化。其中,受稻谷货源进一步减少、以及稻农插秧进入高潮等影响,东北稻谷市场供应开始进入传统的青黄不接时期,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收购困难,部分企业为满足日常生产不得不提价进行采购;而在原粮价格坚挺走强的情况下,东北产区大米行情近日却并未随之“水涨船高”,受天气炎热,大米消费进入淡季,以及南方市场政策粮源大量涌入的制约,产区大部分厂家大米走货相对缓慢,部分出现滞销现象,另外,在高成本下米厂加工利润空间缩小,大多中小米厂陆续停产,使得产区大米市场弱势行情开始显现。后期随着余粮供应的不断减少、市场需求进入淡季,预计短期内东北稻米市场将继续演绎“稻强米弱”的行情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