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广告:勇闯是雪花啤酒的创新基因

2013-11-07 10:392950
 

  湖北日报讯 一个国家,没有创新,经济便不会持续繁荣;一个企业,没有创新,成长便不可持续健康。如果说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持续发展的基因,没有人会持反对意见。

  在国内竞争激烈的啤酒市场上,以20年的时间,做成中国最大的啤酒企业,把销量和口碑都做得让竞争者叹为观止的,无疑只有雪花。

  也许有人会说,雪花是携央企华润集团的资本优势,攻城掠地、兼并重组,率先实现了全国化布局。啤酒作为一个对运输半径依赖度很高的产业,当先占者进入了一个区域,后进者就再无机会。

  这话也许对。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有了雄厚的资金支持,就一定能成就大作为。这说明,资金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纵观雪花20年呈指数型的成长曲线,最重要的创新因素一直贯穿其中。这些创新,既有战略创新和技术创新,更不乏品牌建设中营销创新的大手笔。

  战略创新,让雪花率先实现了全国化布局。仅在湖北,雪花就拥有武汉、黄石、天门、枝江四家工厂,布局缜密,产能高效。通过与世界第二、南非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合作,雪花获取了先进的啤酒酿造工艺,突破了技术创新的壁垒,也为啤酒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全国,雪花自2009年起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自2005年起开展鼓励挑战自我、追求积极进取的“勇闯天涯”活动。在湖北,雪花与武警省总队联合进行“警民共建慰问”活动、开辟以楚文化和勇闯天涯的契合精神为传播热点的《勇闯天涯 大美荆楚》专栏等等。这些或推广产品、或回馈社会的营销活动,使雪花品牌深深扎根在每位消费者的心中。

  尽管成长迅速,雪花在其品牌的塑造上却从未冒进。他们总是以“年”来策划其营销活动。古建筑普及与传承活动已进入与清华大学合作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勇闯天涯”活动已开展九年,“警民共建慰问”活动持续了五年,精彩的啤酒节和路演多年来更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物理学中有一条经典定律: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营销学上其实也有一条定律:品牌效果=投入×时间×策划角度。即要达到相同的品牌效果,如果想省钱,那么必然要多花时间,而要想花费更少时间,必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如果投入和时间确定,要取得更好的品牌效果,须提高策划能力。

  这说明,创新是很重要的,可以减少投入、缩短品牌塑造的时间。但是,创新总是有风险的,也可能投入很多却看不到效果,坚持创新有时候就是坚持失败。因此,“坚持创新”四个字里,“坚持”的力量有时候更大于“创新”。

  雪花正是如此。以勇闯天涯活动为例,雪花啤酒自2005年发起原创性户外营销“勇闯天涯”活动以来,足迹遍及长江源、乔戈里峰、可可西里、喜马拉雅等人迹罕至之地,行程累计10多万公里。在“2013勇闯天涯翻越喜马拉雅”湖北赛区的7场选拔赛中,报名人数超过3万,创历年之最。勇闯天涯投射出“积极进取、挑战创新”的深刻内涵,已然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写照,在都市人心中深深地烙下品牌印记。

  同样,在《勇闯天涯 大美荆楚》中,从开启楚辞新篇章的屈原、一鸣惊人的楚庄王,至“茶圣”陆羽,“医圣”李时珍,以及近现代的地质学家李四光、革命先驱陈潭秋等许多名流,他们无不代表着楚文化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进取精神和“追新逐奇”的创新精神,在荆楚大地上开宗立派,独领风骚。

  与楚文化高度契合的雪花啤酒就是靠着这样的“创新”和“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走来,成就了今天的品牌地位和市场地位。更难能可贵的是,雪花在做大做强、成为市场领先者之后,没有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强化创新的基因,开展了更多回馈消费者的社会活动,不仅体现其社会责任感,更以期达到让消费者在享受其产品的同时能体验其带来的精神愉悦感。

  随着“2013年勇闯天涯翻越喜马拉雅”活动的结束,今年《勇闯天涯 大美荆楚》专栏也到了尾声。活动虽然结束,然而创新没有终点。相信,带有创新基因的雪花,它的未来一定是更加光明的。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