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11月6日 -中国正考虑在自由贸易区内实行国际法,藉此提高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使用率。这或将给香港的主要人民币离岸中心地位构成长期挑战。
消息人士称,中国领导人一直在商议在自贸区内首次采用国际法律体系,以此吸引外企,但各领导人的观点不一。
一位香港政府官员称,“当局认识到,提供稳健的法律体系框架和相关基础设施将吸引全球企业,但就此达成一致还差得很远。”
银行家表示,此举要想使得自贸区变得比香港更具竞争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香港是目前中国推行人民币自由贸易仅有的较为成功的范例。
美国Brown Brothers Harriman的外汇策略全球主管MarcChandler在到访香港时说,“把香港设为离岸人民币中心是一项实验,决策层的想法是,如果实验成功了,就带回内地,如果不成功,就放弃它。”
通常而言,中国领导人已推动香港成为主要的离岸人民币交易市场。中国的国际贸易目前约有18%是以人民币结算,高于2009年的仅1%,而且其中的多数交易都通过香港中转。
香港的成功得益于完善的法治及一国两制之下的高度自治。
中国将于周六至下周二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外界预期本次会议上料将采取行动,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多个自贸区。这些自贸区已经设立,但在很多情况下,涉及区内公司如何运作的法规一直很模糊,这将限制自贸区的成功运作。
**回到未来**
包括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资深经济师马骏在内的分析师预计,自贸区是政府测试放松利率管制及开放中国资本账户的实验室,若如此则可能意味着人民币交易将变得更加自由化。
“在最初阶段,我认为中国可能选择一些公司在配额下来尝试创新业务,”恒生银行人民币业务战略与规划部主管Ngan KimMan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