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11月6日在青岛开幕。国家相关部委负责人、山东省政府领导、国内外知名海洋专家、国内外涉海大企业高管及银行家共300多名嘉宾齐集青岛,共谋蓝色经济发展大计。
国家金融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周文龙在开幕式上发布了全球首只海洋发展指数,全文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样一个专业化的高端论坛上发布我们的海洋指数,也非常荣幸由我来向各位简要介绍一下海洋指数的主要结论和编辑方法。
这是整个介绍的基本框架,我们这个指数的编辑背景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意义我主要从四个方面作阐述。在这之前,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海洋发展评价标准。通过这个指数,分解量化海洋发展目标,有效进行自我评价,为制度安排和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引导海洋生产要素在部门间进行优化配置。第三是为海洋产业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公允的价值基准、更加充足的资金流动性。第四也为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全新视角的研究方式。
我们这个海洋指数包括一个综合指数和四个分项指数,综合指数就是新华海洋发展指数,分项指数合成了海洋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综合概况。我们先来看一下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在这之前简单跟各位介绍一下背景。我们这个编辑方法采用了06年定基这种方式比较的,我们看到的一个数值是一个标准值。我们可以看到,从06年一直到现在,当然从数据的可得性来讲,我们做到11年。海洋经济发展,或者海洋发展是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指数的年均增速为23.18%,由此可以看到海洋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动力。
从海洋发展产业结构来看,海洋油气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旅游业以及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增幅远远超过传统产业,从这里看出我们海洋产业在不断升级改造。同时海洋高新技术的增加值占总值的比重不断提升。
第二个指数是海洋科技创新指数,海洋科技创新指数自2008年以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指数都会呈现下跌的趋势,之后马上是快速的增长。同时海洋科技产出与投入比例不断提升。我可以给大家看一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我们看前一张图,这是一个海洋经济发展的指数,我们看它的高点出现在2010年,再看一下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最高点出现在2009年,这两个指数之间就会有一个时间滞后的效应,也就是说海洋科技创新指数相对于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有一个明显的领先作用。下一步我们通过对这些先行指标的拟合可以提供一个海洋经济的先行和预警指数,这个在明年的报告中会有所体现。同时在海洋科技发展这个领域,我想像青岛这样的城市占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第三个是海洋环境资源指数,这个指数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国海洋资源环境有所改善,但是污染的形势依然严峻。
海洋综合管理指数,中国海洋综合管理在逐步完善,海上执法能力逐步增强,当前中国海域利用活动以重点地区、优质海域为主,开发方式以填海造地用海等用海类型为主。
国际海域评价,在构建海洋管理体系理论基础的同时,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海洋管理实施框架和方法,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协调部门和区域之间的合作机制开展精准的海洋区划,使其海洋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里面我们也对五个海洋经济试点区域作了综合性的评价,总体看来,五个试点区域基本上建立起了有效的、完善的海洋发展战略格局,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实现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了非常明显的贡献,但是产业结构还有待调整,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下面我对海洋指数研究方法作一简要说明。我们这个研究的逻辑层次包括指数理论研究、指数指标体系设计、数据采集处理、指标模型计算、指数报告撰写到指数结果发布。这里面借助了两个比较重要的系统,一个是新华社独有的专家深度访谈系统,一个是新华社独有的新华社全球信息采集系统。这套系统我们在上海发布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当中也充分的进行了运用。
同时为了保证我们这个指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我们在指标选取原则上严格遵循了全面性、客观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原则。
再次我再简要介绍一下新华社的指数业务架构,目前我们采取国家信息中心指数研究院加新华指数有限公司、新华指数博士后工作站的工作模式,构建起了国内最完善的指数研发和发布体系。同时在国际上,我们也处于领先的水平。
感谢各位关注海洋指数,也感谢各位关注海洋发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