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1月5日 -北京市周一出让八块住宅用地,其中多个地块需配建新推出的自住型商品房,地块活跃成交,显示房地产开发商对后市依然乐观,北京土地市场延续之前的热度。
北京今年房价涨幅居高不下,实现年初设定的新建商品住房价格与上年比保持稳定的目标基本无望。为抑制房价上涨预期,北京市在10月底全面升级和强化现有调控政策的执行,增加“限房价、竞地价”的自住型商品房供应。
上日成交的八块住宅用地成交总价为87.69亿元人民币,较之69.61亿元的挂牌总底价,平均溢价率为26%。八地块均需配建自住型商品住房或其他保障性住宅,相关面积占总规划建筑面积逾七成。
据链家地产计算,区域位置较为优越的朝阳区东坝南区和海淀区东升乡等地块来看,剔除配建住房的面积,楼面价已经超过了周边普通的二手住房的价格。两地块附近二手房价格分别在2.8-3.8万元/平米,以及4-7万元/平米。
“实际成交价格比我们预期的高。”中原集团研究中心总监刘渊表示,原本预计自住商品房地块会让地价更合理一些,实际却仍是高价。
他举例称东坝南区地块,经测算剔除保障房的楼面地价在3.7万元,建成后价格至少四五万,而自住型商品房售价在2.2万元,意味着两者价差会有一倍之巨。“这样的话,自住型商品房分配、筛选购房人资格又是很大的问题。不管谁买到,就跟中彩票一样。”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的张旭亦在报告中指出,从上日交易结果看,配建的自住型商品住房虽有潜在的价格威胁,但并未影响到房企的拿地积极性,剔除保障性住房的纯商品住宅部分地价仍然处于明显高位。
“从目前的土地价格和楼面价估计,这些交易的土地项目未来的定位基本都是中高端为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看,未来的中高端市场房价仍保持上涨趋势。”张旭表示。
新领导层上任以来,尚未出台全国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这让业界预期,政府在承担保障房建设重任的同时,将越来越多地放手市场参与中高端楼市的建设。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就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做出表示,更是被业界解读为领导层释放积极信号,未来中国将政府和市场住房供应体系并举,由堵转疏增加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