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端白酒的终端零售价已经大幅下降,但以往接连上调过出厂价的酒企,目前并还没有作出下调出厂价的动作,这实际上也抑制了白酒零售价进一步下降的空间。
酒企三季报现大面积亏损
A股14家上市酒企的三季报日前相继公布,业绩上延续了半年报的“惨淡”风格。资本市场上,白酒股今年以来同样跌势惨重。
根据记者的统计,在14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有贵州茅台(行情,问诊)、青青稞酒(行情,问诊)和伊力特(行情,问诊)3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增速为正增长,增幅分别为6.24%、27.94%、29.79%。而其他11家酒企均陷入亏损,“亏损大户”是皇台酒业(行情,问诊),净利润同比增速为-362.44%,其次是沱牌舍得(行情,问诊)为-97.06%,第三位是酒鬼酒(行情,问诊)-95.56%。
整体来看,一线酒企因为受“三公消费”的打击较大,因而业绩大幅下滑,但二三线酒企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国泰君安的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白酒板块收入、净利润分别为773亿、277亿,同比分别下降2.9%、6.1%。其中,一线白酒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1.1%、2.4%,二三线白酒下降9.2%、31.1%。
政策趋紧行业难打翻身仗
政府对“三公消费”的限制,重创高端白酒的政务消费需求。目前经销商普遍面临着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的困境。
“自去年4季度起,上市酒企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直线下滑。”中原证券分析师陈曦指出,收入增速下滑的同时,收入质量也不乐观。象征业绩“蓄水池”的预收账款大幅缩水,经销商打款意愿下降。
数据显示,三季度末白酒上市企业预收账款余额同比大降50%以上。这反映了行业需求仍然没有明显好转,白酒将面临长周期的景气度下行,且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分化,短期复苏基础尚不具备。
此外,日前中央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意味着白酒行业尤其高端白酒业的调整还将进一步加剧。(据新华社上海11月4日电)
相关新闻
借势科技打造“第六大酒种”
劲牌带来标准化破局
深圳特区报讯保健酒行业的龙头劲牌,正尝试通过创新成果为保健酒晋升“第六大酒种”作出努力。2013年今年以来,劲牌销售额同比增长22.05%。但即便如此,保健酒在整个酒业的市场份额仍旧不足以撼动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酒种的地位。
被纳入果露酒范畴的保健酒,虽然承担着传递健康饮酒的重任,但不得不承认,该市场的影响力至今仍未能够与其价值实现同步。这并非无范例可循。在此之前,葡萄酒同样隶属于果露酒范畴,如今葡萄酒已经凭借独特的饮酒文化突破樊笼。
回顾劲牌公司60年的科技发展历程,“中药现代化”和“酿酒自动化”两个方面的创新突破,对于保健酒乃至整个酒业和中医药事业,都有着重要意义。在劲牌技术管理办公室主任郭圣祥看来,“中药现代化”推动了中国保健酒的技术发展,实现了“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直接提升了中医中药的现代化水平,将中国的保健酒酿造技术提升到了国际前沿。
除了借助于科技创新带来的标准化可实现之外,劲牌的市场表现也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更积极的方向前行。“劲酒自1989年投放市场,迄今已经整整24年了,年销8亿瓶,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享用到了健康、高品质的保健酒。”劲牌企业文化中心主任覃文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