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二季度东北稻米市场分析

2008-07-14 10:311630

一、二季度东北稻米市场行情回顾
              4月春耕时节,在国家托市收购政策、鼓励南方销区企业到东北采购稻谷并给予运费补贴、农民手中余粮减少、铁路运输好转、销区需求看好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东北地区水稻市场开始扭转了以往低迷状况,出现了自2007年产秋粮上市以来难得一见的全面上涨行情,无论是水稻还是大米,其市场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市场购销活动也比较活跃,大部分加工企业、国有粮食部门以及其它渠道粮食贸易商都纷纷入市采购,水稻收购价格呈现全面上涨态势。从吉林省内粮食价格行情监测报告点提供的情况看,4月初吉林省水稻收购均价在0.79元/斤,中旬在0.815元/斤,4月末达到0.84元/斤,此前国家制定的托市收购价0.77元/斤,市场收购价比最低收购价高0.07元/斤。

              东北稻米在“北粮南运”政策等利好因素的带动下,价格继续上涨。5月下旬,受货源进一步减少以及农忙的影响,东北市场水稻购销步入传统的“青黄不接”时期,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采购困难,部分企业为了满足日常生产不得不提高报价增加采购量,个别地区竞价抢粮现象比较突出,此举继续推高稻谷价格。然而在原粮水稻价格不断高涨的情况下,大米价格却没有走出相应的行情,其价格涨幅有限,呈现“稻强米弱”的态势。

              6月初,东北产区多数稻农手中余粮已接近销售完毕,只有少数稻农还有数量不多的剩余稻谷,由于农忙季节卖粮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前期收购价格快速上涨,稻农惜售心理明显增强,导致市场供给量不多,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供给短缺现象,一些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为了维持日常的生产,开始不断提高水稻报价或者高价跨区采购,市场收购价格不断提高,尤其是优质稻谷,已突破2000元/吨,个别地方已经接近2100元/吨。
              二、影响东北水稻及大米市场因素分析
              由于物价总体水平的上涨,稻谷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为进一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提高种粮积极性,进而增加稻谷产量,国家在春耕备播关键时期再次提高了稻谷的最低收购价,今年3月末国家再将粳稻收购价上调0.07元/斤,达到0.82元/斤。此举对二季度东北水稻收购市场价起到支撑作用。同时,由于入市收购主体增多,市场购销渐趋活跃。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分析,二季度水稻价格稳中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一)“北粮南运”推动销区稻米趋稳
              拉动东北稻米价格持续上涨。为缓解东北地区粮食外运压力,铁道部从5月1日开始集中“北粮南调”,进入5月中旬之后,北粮南调的东北稻米逐渐到达南方销区,市场供给紧张状况得以缓和。目前,铁路部门已圆满完成两个月抢运1000万吨东北粮食的任务。据统计,5月1日至6月30日,铁路部门共突击抢运东北粮源1088万吨,同比增长48.8%,其中入关粮食752万吨,同比增幅高达85%。东北产区受运输顺畅及需求拉动,稻谷价格也呈现持续上涨态势。

              (二)农发行发放专项贷款支持东北三省按市场价敞开收购稻谷。5月末,农发行下发《关于做好当前东北三省稻谷收购贷款发放和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决定发放专项收购贷款支持东北三省按市场价敞开收购农民交售的稻谷。通知要求,各级农发行要积极协助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确定承担稻谷收购任务的地方粮食企业,并按政策要求及时发放贷款。为确保及时按市场价格对农民结算粮款,在财政包干补贴资金到位前,指定粮食企业实际收购价格与最低收购价格的差额,先由农发行发放稻谷专项收购贷款垫付。随着粮食购销贷款收购稻谷的资金陆续到位,入市收购稻谷数量相对增多。

              (三)国际市场米价大幅上涨。今年以来,国际大米市场价格逐步走高,年初,泰国大米出口价格为365-380美元/吨(曼谷FOB价),越南大米出口价为340-350美元/吨(胡志明市FOB价)。自3月中旬开始,在新一轮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由于主要生产国(世界稻谷的生产和消费主要地区是亚洲,占世界总产量的91%。泰国、越南、印度、缅甸等国出口份额约占世界大米出口量的80%左右。泰国为全球第一大米出口国、其次是越南、印度)因遭受自然灾害,大米产量预期明显减少。同时,由于国内通胀压力增大,为了保障国内供应,许多大米出口国限制出口(越南及印度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少了1/3),而进口国增加进口,国际市场大米供应趋紧,价格出现暴涨。在国际市场上作为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3月27日涨幅甚至超过了30%,至4月26日国际大米价格已站上了1000美元/吨,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点。当日泰国100%B级大米报价为1000-1100美元/吨(曼谷FOB价),越南大米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1000美元/吨(胡志明市FOB价)。涨势迅猛、涨幅惊人。目前泰国100%B级大米报价为每吨760-810美元,较高位下跌240-290美元/吨(曼谷FOB价),越南大米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900美元/吨(胡志明市FOB价),较前期回落100美元,但仍处在比较高的价位上。由于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稻生产国和消费国,去年稻谷产量18650万吨,折合大米产量13615万吨,可以满足自给自足,而且国家已对包括水稻、大米在内的大宗农产品出口采取包括征收较高额出口关税在内的较强的限制措施,在国际米价大幅攀升的同时,国家领导人和国家粮食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向外界发布我国水稻、大米的有关情况:一是库存充裕。目前中国的大米库存量充裕,达到4000万至5000万吨;二是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包括四种直接补贴等,鼓励农民增加粮食产量。这对缓解国内市场紧张气氛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短期内大幅上涨还是间接传导到国内市场,使国内稻谷及米价出现一定幅度上涨。

              (四)南方销区对东北稻米的需求逐渐增加。由于东北大米品质、口感、味道总体优于籼米,在南方也越来越受到欢迎,消费逐渐增加。而今年3月底以来,随着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大幅上涨,南方也出现了上涨,南方及港澳地区需求增加,促进东北稻米价格走高。

              三、后期东北稻米市场形势展望
              (一)生产成本的提高将继续支撑稻谷价格。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水稻种植成本继续增加。从我们对吉林省内水稻主产县(市)部分农户的调查情况看,2008年吉林省水稻种植成本平均每亩1027.20元,较上年增29.29%。主要原因:一是种子、化肥、农药三项价格涨幅较大,每亩比上年增加95.48元,增幅50.48%;二是国际石油资源紧张,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导致农用柴油、汽油价格上涨,农业机械作业、排灌费用较上年增加66.42元,增幅26.15%。三是用工成本增加。由于水稻栽插和田间管理强度大、时间长,与其他作物比较用工成本高,且种地收益与出外打工收益相差较多,因此种稻劳动力偏紧,工资成本增加。2008年种植水稻用工成本平均每亩126.6元,较上年增加41.2元,增幅为48.24%。水稻生产成本的增加相应地抬升稻谷价格。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7%,其中,粮食价格上涨8.6%。目前,国内成本型通胀压力并未得到缓解,种植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提高,将对今年稻谷价格产生一定的支撑作用。

              (二)市场可供收购余粮已不多。目前东北市场多数地区稻谷收购活动基本停止,只有少数地区有小批量收购,收购价格趋向稳定,部分地区价格受国家政策支撑持续小幅上涨,但整体收购数量已明显不多,个别市场呈现出购销清淡的状况。由于经过半年多的销售,目前东北大部分地区农户手中余粮已经很少了,而且所剩余的稻谷品质一般较好,加之随着水分的降低,农民惜售心理趋强,等待后期涨价的心态较为浓厚,导致市场供应量不断下降。因此,其价格走势也将继续看好。

              (三)气象条件变化无常
              水稻产量仍存变数。从农业部门提供的数据情况看,今年吉林省水稻播种面积1126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达3657.6万亩,较去年增加114.2万亩,增幅3.22%。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预计2008年我国稻谷产量仍将保持高产的势头。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08年我国稻谷产量将达到18570万吨,较上年的18549万吨增21万吨,增幅为0.11%。当前东北水稻还处于生产的初期阶段,还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半年的天气状况将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有关专家预计,2008年是拉尼娜和厄尔尼诺的转换年,有极高的发生拉尼娜或厄尔尼诺的概率。国家气象局日前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南方天气气候呈现极端气象灾害严重、台风来得早强度大、降水量分布不均、气温总体偏高、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繁等五大特点。极端的天气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未来3个月天气的不确定性对东北地区水稻生产,进而对市场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四)国际稻米产量增加,市场供应状况将有所改善。据美国农业部6月份发布的供需报告显示,2008/09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测值为43141万吨,较上年度增加376万吨。全球大米消费预计达创纪录的42800万吨,较上年增360万吨。2008/09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预计比上年增长5%,达到8151万吨,较上个年度高出395万吨,这将是2002/03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库存与用量比值预计为19.04%,高于上年的18.5%,也是2003/04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目前,亚洲稻米主产区已开始收割主季稻,同时越南、印度、日本等国也相继表示将向国际市场继续供应大米,这些利空因素都将引起国际米价出现一轮较为明显的下滑行情,近期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的波动就是具体反映。

              综上所述,后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地区2007年产稻谷收购活动即将结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以企业销售为主。由于“北粮南调”计划的实施,东北水稻库存随之逐渐降低。同时,由于储存成本的增加、南方销区及四川灾区市场消费需求以及种植成本提高,再加上国际市场价格的高企,这些因素都对东北水稻及大米市场价格构成支撑作用,目前市场收购价格已远远高于最低收购保护价。但由于夏粮小麦丰收及早稻逐渐收获,以及库存总体比较充裕,再加上国家调控政策等,可确保东北稻谷及大米市场价格基本稳定,不会出现大涨大落局面。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21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0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