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合约一周数据汇集
(单位:元/吨,美分/蒲式耳)
品种 开盘价 最高价 最低价 收盘价 涨跌 成交量 持仓量 持仓变化
C1401 2339 2344 2332 2334 -4 87488 174478 -41574
C1405 2347 2350 2335 2338 -9 169092 270096 -5354
美12合约 440.4 446.2 437 440 -0.5 561397 713476 3298
一周行情回顾
上周,连玉米C1405合约期价运行重心小幅下移。周一,期价因上一交易日收阴而出现小幅回调。周二,期价连续跌破5日均线以及20日均线,呈现偏弱态势。周三,期价收成十字星线,上方受阻于5日均线。周四,期价下探2335一线后探底回升,勉强返回2340元/吨上方。周五,期价短暂上穿5日均线后,跌破60日均线,周五期价收盘于2338元/吨。目前从技术上来看,期价处于下跌通道,且明显受到均线系统压制,MACD指标形成死叉,但在成交清淡的拖累下,期价下跌幅度较小。
上周,CBOT美玉米12月合约震荡整理。周一至周四,期价呈现一日阳一日阴的走势,整体处于震荡整理局面,而且价格波动趋缓,周五期价收为十字星线,三角形趋势基本结束,后期将方向性突破。由于10月USDA报告因政府关停而暂时无法发布,短期内缺乏指引,市场或将维持低位震荡。
笔者认为,随着新作玉米收割并陆续上市,现货市场供应压力将逐渐增加,而国储旧作玉米库存数量较大,阶段性供应宽松对玉米价格形成压力。
影响因素分析
一、东北新季玉米丰产前景不变,库容问题引发担忧
据黑龙江省农情统计,截至10月7日,黑龙江省玉米已经收割2194万亩,完成20.5%。按黑龙江省农委统筹要求,全省将在10月15日前完成粮食作物的收获任务;封冻前完成秋整地1.1亿亩,其中旱田整地6900万亩,水田整地4100万亩,此规定意味着农场将加速收割进程。据我司10月9日到14日调研情况来看,黑龙江地区玉米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升。受益于今年东北玉米耕地未遇旱情,全年雨水充足,东北玉米长势好于往年,虽然9月黑龙江北部两翼有涝灾的出现,但整体影响不大。事实上,对于玉米类旱地作物,降雨充足利大于弊。据黑龙江东部实地考察数据,今年玉米品质极佳,可谓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普遍容重都达到国标2等水平(685g/l),相对于去年明显高出一个等级。加之,今年玉米单产也大幅提升,黑龙江每垧玉米耕地单产平均在10吨左右,最高者甚至可以到达14吨左右。预计今年东北玉米量质齐升的基调难改,玉米市场供求紧平衡的局部或将在今年完全颠覆。
随着玉米收割的加速进行,大量新粮急需储存,而粮库存储能力成为目前市场看跌的另一个原因。众所周知,去年国家临储收购3083万吨2012/2013年度的东北玉米,但由于市场价格不达预期,这部分玉米迟迟未能抛储。而历年来,因战略储备的需要,我国还有部分2012年以前的玉米储备,虽然具体数量尚不得知,但从我们10月考察的情况来看,国储库大都处于满库的状态,新季玉米保存难度加大,虽然东北地区正在相应号召积极建库,但新增库容未必能够消化若此庞大的产量,不排除后期会有趴地式储存,从而影响玉米粮质,使玉米销售更加雪上加霜,目前可以假定类似于去年农民卖粮困难的情况有望再现。
二、下游需求遭受重创,饲料消费增速放缓
玉米作为主要饲用原料,其饲用需求占其总需求60%左右。而今年对于养殖业来说是心有余悸的一年,先有3月黄浦江漂猪,后有4月爆发大规模的H7N9禽流感病毒,导致市民谈鸡色变,整个市场对禽类摄食量短时间内大幅下滑。仅仅禽流感期间,作为养殖业龙头的温氏企业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亿元。其企业负责人称,未来2年禽业养殖规模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状况。此外,尽管生猪养殖略好于禽业养殖,但整体饲料需求不济。从监测机构对全国160家重点饲料企业产量统计结果来看,今年1-6月份,抽样调查的160家企业的饲料总产量为1607.18万吨,同比下滑13.2%,这在近年饲料行业发展中为首次出现负增长。笔者预计今年饲料需求增长仅为3-4%,远低于近年来平均8-10%的年度涨幅。今年饲用需求增速放缓难以为玉米市场提供推涨动能。
除了饲料需求放缓外,今年玉米下游深加工企业亏损严重。从玉米酒精情况分析,一方面受“勾兑门”以及塑化剂问题的影响,终端需求下降。另一方面,国家“三公”政策同样抑制了酒品消费,特别是中、高端酒精消费大幅下滑。按照目前情况,生产一吨酒精亏损300元,而去年则盈利70元。除此以外,淀粉行业同样面临着困境,因白糖价格持续下跌,导致淀粉糖失去了前两年的价格优势。目前淀粉价格2700-2900元/吨,按玉米目前挂牌价格来计算,理论上计算生产一吨淀粉亏损400元/吨左右,而去年同期亏损仅为170元/吨。
另外,深加工企业开秤价格一般情况下对后市有一定指引作用。今年玉米深加工开秤价较去年下降,主要是受到供应明显放大而需求维持疲弱的影响。资料显示,中粮在公主岭地区深加工企业在国庆节期间公布新季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其中二等2100元/吨,三等2060元/吨,较上年开秤价格低30-70元/吨。开秤价格的下跌,可能拖累玉米收购价格进一步下跌。
2012年开秤价 2013年开秤价 增减 增减百分比
长春大成 2160 2100 -60 -2.88%
中粮公主岭 2200 2100 -100 -4.55%
三、美玉米价格持续下跌,进口有利可图
今年CBOT玉米价格持续下挫,主要是因为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以及库存上升。从种植面积来看,由于去年美国玉米价格的飙升,种植收益的高企致使农户种植积极性上升,使得今年美国玉米种植面积扩大。据9月USDA供需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13/ 2014美国玉米种植面积为9737.9万公顷,较去年9715.5万公顷高出0.23%,且创下历史新高。从单产来看,尽管5月份的时候美国玉米种植带遭遇降雨,令市场一度预计美玉米产量将低于预期,但是夏季高温且适宜的雨量致使玉米长势良好。9月USDA供需报告中将美玉米单产预估值上调至155.3蒲式耳/公顷,高于8月数据154.4蒲式耳/英亩。从库存上来看,美玉米库存充足,USDA在9月底发布的季度供需报告显示,美玉米库存达到8.24亿蒲式耳,远高于市场预计区间5.52-7.5亿蒲式耳。
美玉米跌势导致国内外玉米价差不断扩大,截止至10月16日,美玉米进口完税价格仅为1965.51元/吨,已经低于广东港口收购价格500元/吨左右,近期美玉米销售增加,预计后期将大量到港,这将冲击国内玉米价格。据国粮中心10月发布的报告显示,预估2013/2014年度玉米进口为550万吨,平均每月进口量为45.8万吨。因此,预计在余下的4个月美国新玉米将可能大量到港。从去年开始,我国对于玉米进口的控制愈发宽松,也一定程度上导致玉米价格承压。农业部长韩长斌9月指出,预计玉米将逐步适当扩大进口。目前笔者国家已经开放了阿根廷和乌克兰玉米进口管道,其玉米价格较美国更加低廉。而且因我国粮食作物价格较全球明显偏高,部分替代品进口数量也成增加态势,例如木薯等,进一步弱化了玉米需求。
综上所述,去年玉米需求疲弱导致供应较为偏松,而今年产量攀升将令供应压力加大。随着玉米收割的进行,上市量逐步增加,玉米价格弱势下行概率较大。笔者预计11月中旬,将迎来第一波售粮高峰,届时玉米现货价格将很可能承压下挫。且目前来看,10月下旬,进口玉米大量到港,强烈抑制南方港口对关外玉米需求,造成东北玉米外运困难,给已经十分疲弱的东北玉米市场更沉重的打击,玉米期价整体易跌难涨。技术上,目前期价仍处于下行通道,且5日均线压力较大,建议投资者背靠2340一线建立中线空单,第一目标位2318元/吨。
行业相关消息
Lanworth上调2013/1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估至9.55亿吨
据芝加哥10月23日消息,作物预测机构Lanworth周三上调2013/14年度全球玉米及大豆产量预估,因报告显示美国中西部正在进行的收割中作物单产高于预期。 Lanworth称,预计全球玉米产量将达到9.55亿吨,较上周预估高300万吨。中国产量预估被上调亦为上修全球产量预估的原因之一。“伊利诺伊州、印地安那州、肯塔基州、田纳西州的储运站人员表示,单产接近或高于预期,”Lanworth在报告中称。Lanworth将全球大豆产量预估上修200万吨至2.88亿吨,并称阿根廷产量预估被上调亦为上修全球产量预估的原因之一。Lanworth还将全球小麦产量预估调高100万吨至7.07亿吨,因俄罗斯产量预估被上修。Lanworth根据156.2蒲式耳的亩产预计,美国玉米产量料为137.92亿蒲式耳。据平均亩产41.8蒲式耳计算,美国大豆产量料为32.15亿蒲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