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10月24日 - 中国温州金融改革试点获批已一年半有余,对于下一步的金改思路,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表示,已在研究温州发行市政债的方案,一旦时机成熟,考虑进行试点。
上海证券报周四报导并引述他的话称,在利率市场化方面,会积极向央行争取大额存单试点资格。同时将探索中小企业以私募方式发行优先股和可转换债。
今年3月,朱从玖在温州召开座谈会时曾表示,年前已有两家浙江省内的证券公司研究发行温州市政债的事宜。市政债可以作为资本金,撬动保险资金、国开行资金等更大规模的资金。温州民营经济发达,资金流量充足,有发行市政债的条件。
他同时指出,区域性的法人金融机构(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等)可以探索利用私募工具筹集股本或创新负债业务,“城商行近年来无法从股市融资,都在排队IPO。其实,可以探索这些机构去私募市场融资。作为试验,前段时间小贷公司已经发行了定向债。”
朱从玖直言,民营银行、证券公司和专业性的保险公司,温州都是希望设立的,希望得到上级的支持。他也表示,改革固然需要顶层设计,但也需要“底层设计”,给民间资本以创新的空间。
去年3月,中国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随后在去年11月,浙江省出台了相关改革的实施细则,根据该细则,温州将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探索以人民币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等。
此外,还包括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证券、投资咨询等领域,争取在温州设立证券公司,支持更多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到温州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地方金融机构以控股、参股的方式探索综合经营等。
**正视不良贷款**
此外针对不良贷款问题,报导引述浙江省银监局局长韩沂表示,“去年底,温州的贷款与GDP之比为1.92,适当地降低这一比重,是有必要的。目前,浙江省的不良贷款总额为1,133亿,数额上看为全国第一,但不良贷款率处在全国中等偏下的水平。”
韩沂认为,1,133亿不良贷款,总量不小,不容小视。但另一方面,今年前九个月,浙江省银行业的利润就接近1,000亿,目前还有1,700亿的拨备,不必谈“不良”色变。再者,不良贷款也不是全部不能收回,保守地讲,能收回四成,最多的损失可以控制在700亿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