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监测,上周江苏稻米价格平稳略显弱势。
1、粳稻:南京地区普通粳稻收购价格1827元/吨,南京水分在16%左右的晚粳稻,高淳县、浦口区粮食购销公司收购价格为1840元/吨,基本持平;无锡粳稻收购价格1800元/吨,持平;常州市粳稻收购价格1810元/吨,出库价格1840元/吨,持平;扬州新粳稻收购价格在1820元/吨左右,持平。中部南通中等新粳稻平均收购价格1890元/吨,出库价格1920元/吨,持平,其中海安收购价格1920元/吨,如皋收购价格1840元/吨,通州收购价格1860元/吨,如东收购价格1920元/吨;江苏如东玉奇米业中心2级粳稻谷入库价1800元/吨,持平;镇江粳稻收购价格1820元/吨,持平;泰州普通粳稻收购价格1800元/吨,持平。北部涟水县粮食局3级粳稻谷收购价1760元/吨,持平;连云港普通粳稻收购价格为1740元/吨,出库价格1780元/吨,持平;盐城普通粳稻收购价格为1800元/吨,出库价格1820元/吨,基本基本持平;徐州平均收购价格1800元/吨,基本持平;徐州东部本地产普通粳稻平均收购价格1800元/吨,持平,其中个体粮食经纪人下村上门收购价格1760-1780元/吨,私营大米加工企业就厂收购价1800-1820元/吨,集镇收购大户在门市挂牌收购价1800元/吨,基本持平。宿迁普通粳稻出库价格1845元/吨,略有上扬。
2、籼稻:南京晚籼稻收购价格1730元/吨,有一定幅度回落;无锡晚籼稻批发价格价格1680元/吨,持平;扬州晚籼稻收购价格在1680元/吨,持平;徐州新产中等质量晚籼稻收购价为1720元,持平;涟水县粮食局3级晚籼稻谷收购价1660元/吨,持平;泰州晚籼稻批发价1760元/吨,持平;宿迁晚籼稻收购价格1745元/吨,上扬20元/吨,出库价格1775元/吨,略有上扬;泗阳县粮食局3级晚籼稻谷收购价1760元/吨,持平。
3、粳米:南部南京特等粳米出厂平均价格2700元/吨,标一粳米批发价格2660元/吨,基本持平;无锡特等粳米出厂价格2800元/吨,持平;常州特等粳米出厂价格2600元/吨,持平;苏州地区普通粳米出厂价格2660元/吨,持平;扬州特等粳米出厂价2700元/吨,持平。中部南通特等粳米出厂价格2750元/吨,持平;江苏如东玉奇米业中心特等晚粳米出厂价2800元/吨,持平;泰州特等粳米批发价格2800元/吨,标一粳米出厂价格2640元/吨,持平。北部连云港等粳米出厂价格2600元/吨,持平,标一粳米出厂价格2480元/吨,下降40元/吨;涟水县粮食局标一晚粳米出厂价2440元/吨,持平;宿迁等粳米出厂价格2800元/吨,标一粳米出厂价格2500元/吨,持平;徐州东部零售市场标一粳米销售价格在2800元/吨左右,小机加工出来的粳粮市场零售价在2700元/吨左右,而在超市内地产标一粳米销售价格在2900元/吨左右,无污染粳米销售价格在3200元/吨左右,东北产优质粳米销售价格在3400元/吨左右,基本持平。
4、晚籼米:南京特等籼米批发价2500元/吨,上扬20元/吨;无锡特等籼米批发价2500元/吨,持平;扬州特等籼米出厂价格2520元/吨,批发价格2640元/吨,持平;连云港地区淮安产特等籼米市场批发价是2520-2530元/吨,下跌10-20元/吨,市场零售价2620-2640元/吨,下跌20-30元/吨;淮安产标一籼米市场批发价2200-2220元/吨,下跌10-20元/吨,市场零售价2340-2360元/吨,持平。淮安地产特等籼米市场批发价是2550-2570元/吨,市场零售价2640-2660元/吨;地产标一籼米市场批发价是2220-2240元/吨,市场零售价是2450-2460元/吨,持平。盐城地区地产特等籼米市场批发价是2560-2580元/吨,下跌20元/吨,市场零售价2640-2660元/吨,持平;地产标一籼米市场批发价2260-2280元/吨,市场零售价是2400-2420元/吨,持平。徐州东部加工企业生产的晚籼米就厂批发价格为2380元/吨左右,市场零售价为2460元/吨左右,持平;泰州特等籼米批发价2400元/吨,下降100元/吨。
行内人士分析认为,08年稻谷市场价格走势将持续强劲.07年农产品市场价格一路飙升,但做为主要农产品之一的稻谷价格却一直没有达到人们心理预期的价位。受07年通货膨胀的大趋势影响,农产品中玉米、小麦、大豆等价格一路攀升,而做为生活食用主食的大米价格却一直不尽人意,除南方籼稻有小幅提高外,东北的粳稻价格却一直徘徊在原始水平线上。但根据现有市场行情和众多因素分析看来,08年稻谷市场将持续强劲,原因如下:首先,随着种植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提高,势必对08年稻谷价格走势产生强有力的支撑。其次,08年元月份以来南方数省出现强降雪天气,这对南方本来一年三熟的籼稻种植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冬季稻种植至少减半;加之年初降水过多,很有可能造成08年8、9月份的洪捞灾害,这对南方的稻谷生产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因而就气候因素的影响看来,南方稻谷的种植前景有些模糊。除上述原因外,各地区同作物收益效益比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粳稻的收益远不如玉米和大豆的收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东北产区农民种植粳稻的积极性。加之稻谷主产区受运输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一直被看好的07年市场没有给米厂和经销商带来预期的收益,至使稻谷加工企业和黑龙江地区稻农的利润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波及,虽然节前发改委已经给黑龙江地区的稻谷采取运费补贴政策,但目前尚未见明显效果。综上所述,稻谷市场就目前看来虽然供大于求,但在以上因素的支撑下,又受到通货膨胀、种植面积减少、生产成本运输的提高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重重影响,稻谷市场很可能出现像07年小麦市场一样的趋势,将持续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