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80后”没有“垮掉”,事实也会证明,“90后”不是“脑残”—这是小白的话。
小白是一个“90后”的白领女孩。她平时不大会跟人谈论一切大事,包括时代、社会、理想和未来,别人谈论的时候,她都低着头,玩手机。
只在她喝过一瓶啤酒之后,才发现她脑子里装着的想法,远比看起来多。
这个“小时代”里的年轻人,在他们的小格局里过着他们的生活,这种全新的生活状态很难被上一辈所理解。而主流舆论所代表着的,正是上一辈,或者牢牢掌握着话语优势的“80后”。
对于现在的他们而言,时代很小,但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时代尚未到来。
工人梁桥:贴“脑残”标签是因为你们无趣
10月8日下午4时30分,东莞一家装修材料厂的生产车间里,22岁的梁桥(化名)正在拖地。熟练,快捷,因为他已经拖了5年。
车间里有3条生产线,全自动化,不需要几个人。两个工人负责往机器里装粉状的塑胶原料;中间两个工人沿着20多米长的生产线来回走动,进行质量监控,不时动一下电脑面板;那头两个工人再负责把出来的已经变成塑胶板的货物接住,搬下去,摞在一起码齐。
还有一些人在拖地,保持车间洁净,以防影响产品质量。
装料、监控、接成品和拖地这个流程中,监控者是三四十岁的人,其他都是20出头的年轻人。监控者也是这条生产线上收入最高的人,不可替代,其它3个岗位,都可以轮换,都是2000多元的工资。
2008年,他在熟人推荐下进入这家企业,一直拖地,没有进步。在家里人眼里,他向来是一个不争气的孩子。父亲认为,如果不是熟人介绍,他连拖地的工作也找不到,因为他初中没毕业就自愿退学,根本没资格要求什么。
刚出来打工的两三年里,他很少回家,也不愿意回家。逢年过节,家里就会聚集很多亲戚,一起吃饭喝茶,说些家长里短,令人郁闷的是,说着说着话题就会落到他的身上。几个“80后”的堂哥、表哥,都前途透亮,只有他,一直拖地。别人家的孩子对家里的经济都有很大的贡献,而他,总是一个人花完工资,过年回家一趟还要问家里要路费。
他说,总括起来,那些话无非就一个含义:梁桥就是个废物。
这时候,他总是低着头不说话。作为家里最小的一代人,整个家庭还没有到他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时候。终于有一次,吃饭时喝了不少酒,饭后他再次成为谈资,他一下子爆发出来,声泪俱下,责怪父母没有给他更好的教育条件,于是他只能一直拖地。
梁桥知道自己的酒话毫无道理,因为作为农民的父母,已经竭尽全力给他最好的教育,小学开始就把他送到县城去上学,只是他学不懂,逃课的时间比上课的时间还多。他的爆发,只是因为长期低头经受指责的压抑突然炸裂。
而家里人由此知道,他长大了,脑子里有想法了,没必要再说他什么了。
于是梁桥轻松了不少,但他没有什么改变。他把收入都花完,是因为他爱玩电脑游戏,他的宿舍里摆着一台上万元的电脑。在各种烧钱的大游戏里冲杀,占据了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也让他成为虚拟世界里俯仰天地的“偶像”。有时,他的QQ签名会是“魔兽集结号”,“战斗,为了荣誉,战斗,英雄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