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农业部9月12日发布的九月份供需报告显示,其本月预计2008/09年度全球大米产量达到创纪录的4.32亿吨,比上个月上调了120万吨,主要原因是印度、巴基斯坦和泰国的产量数据上调,这些增幅在一定程度上被菲律宾的产量降幅所抵消。另外,印尼、菲律宾等国家的大米库存也同比大幅上升,短期内继续大量采购的可能性不大。从全球大米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在供需形势的此消彼长之下,依然处于相对高位的米价近期仍将面临着较大的回落压力。具体分析如下:
印尼、菲律宾国内大米库存均大幅提升,进口依赖度下降
据统计,目前印尼国内大米库存总量已经达到创纪录的260万吨,只比最低需求量低了40万吨。几个月前,国际大米价格大幅上涨,一度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这吸引印尼国内大米出口商积极出口大米,促使印尼政府迅速做出反应,规定其国内大米库存必须达到300万吨这后,才能允许出口大米。今年库存提高的原因在于其国内稻米增产。同时,据菲律宾国家食品署称,截止到8月31日,菲律宾大米库存总量为181万吨,比上年同期高出41.8%,中以维持54天的需求。由此可见,随着上述两国大米库存量的增长,其对于国际市场的依赖度短期内将明显减弱,这也对近期的国际米价构成明显的利空影响。
今年澳大利亚、印度稻米产量均有望实现增长
据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局9月16日发布的最新产量预测数据显示,今年澳大利亚成品米产量有望达到4.4万吨,高于今年的实际产量1.9万吨。而据印度政府数据显示,印度夏播水稻播种面积达到3688万公顷,较去年同期的3503万公顷增长5.3%,这提振了今年印度稻米丰产的前景。澳大利亚及印度稻米的增产不仅可以稳定其国内市场供应,且印度大米出口禁令也将因产量的增长而进一步松动。
巴基斯坦大米产量增长,有助于提高其国内出口数量
巴基斯坦财政部近期表示,巴基斯坦政府计划今年出口100万吨大米,并且已经允许国有贸易公司从市场收购100万吨大米,做为出口储备。今年巴基斯坦大米产量将增长16%,达到710万吨,其中包括200万吨巴斯马蒂大米。作为价格稳定措施,政府还要求巴基斯坦种子公司以市场价格从农户手中收购玉米,这一措施将稳定其国内市场的大米价格,而政府的收购工作也将有助于提高出口。
美国大米出口销售量大幅提高,进一步增加国际市场供应量
据美国农业部宣称,截止到9月4日的一周里,美国大米出口销售总量为5.8万吨,远远高于一周前的2.12万吨,也比四周平均值高出16%。主要买家是委内瑞拉,购进了3万吨美国大米。加拿大购进了7900吨美国大米,约旦购进了6500吨美国大米,海地购进了6000吨大米。
综合分析,由于近期全球大米供应形势持续改善,且主要大米进口国随着其国内库存水平的提升,短期内继续向市场大量采购的可能性不大,加上目前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或将引发全球经济持续震荡,农产品市场可能将面临长期的熊市局面,因此全球米价面临的回落压力依然较大。亚洲开发银行在2008年展望报告中称,根据研究发现,大米价格的长期均衡点位可能在500-600美元/吨之间。另外,后期美元走势及全球市场的需求也值得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