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9月30日 - 备受关注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上周日正式挂牌,明确将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上海自贸区可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先行先试。
包括中国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在内的主要金融监管部门随后相继出台了支持自贸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方案和有关措施要点摘录如下:
**金融改革**
自贸区金融改革将高度重视风险可控。将在自贸区内探索建立与自贸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推进企业跨境融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自贸区内所有金融改革均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央行将与上海市政府加强合作,密切评估和跟踪,防止热钱通过自贸区冲击境内金融体系。
在自贸区内将加强金融制度创新:一是在自贸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二是先行先试利率市场化,在全国统一部署框架内,稳步推进;三是在自贸区内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风险可控情况下有序推进,支持企业走出去,提高国际竞争力。
**资本市场**
支持自贸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双向投资于境内外证券期货市场。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按照规定进入上海地区的证券和期货交易所进行投资和交易;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可按规定在区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立非居民个人境内投资专户,开展境内证券期货投资;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按照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期货投资;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可按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期货投资。
拟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在自贸区内筹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具体承担推进国际原油期货平台筹建工作。依托这一平台,全面引入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期货交易。
支持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区内注册成立专业子公司。支持区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面向境内客户的大宗商品和金融衍生品的柜台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