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3月29日-4月4日),国际大米价格暴涨持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而相比国内,市场整体购销平淡,价格稳中略有波动。其中,南方地区储备轮换工作陆续展开,市场供应的增加使得部分地区稻谷价格趋弱;东北粳稻托市收购仍在继续进行,农户大多忙于春耕,市场交易相对平淡;大米市场需求依然不振,东北米的大量出关,使得市场供应相对充足。据中华粮网价格监测显示,本周,国内稻米价格整体稳定,其中,黑龙江佳木斯2等粳稻收购价1580元/吨,比上周上涨20元/吨;浙江杭州标一晚粳米批发价2680元/吨,江苏泗阳3等晚籼稻收购价1740元/吨,江西抚州标一晚籼米批发价2640元/吨,浙江衢州3等早籼稻出库价1760元/吨,湖北华中粮食市场标一早籼米批发价2480元/吨,均持平。
一周要闻回顾:
★最低收购价临时存储稻谷第79次竞价销售成交6万吨
为保证市场供应,根据目前市场价格和需求情况,4月1日,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含分会场)组织第79次竞价销售最低收购价稻谷44.32万吨(2005年早籼稻1.12万吨,2005年中晚籼稻40.81万吨,2006年早籼稻0.4万吨,2006年中晚籼稻1.99万吨),实际成交5.6万吨(2005年早籼稻1.12吨,2005年中晚籼稻4.1万吨,2006年早籼稻0.03万吨,2006年中晚籼稻0.35万吨),成交率12.6%,成交金额0.78亿元,实际成交均价1384元/吨。
★销区采购东北粳稻大米已到货68万吨
据统计,2008年3月21日至3月31日,关内销区采购的东北粳稻(大米)新增到货数量24.2万吨。至此,关内销区24个省(区、市)和中粮集团、华粮集团公司已累计到货68.3万吨(粳稻39.9万吨,大米28.4万吨),其中货源来自黑龙江省52万吨。到货较多的地区为:上海14.2万吨,北京10.1万吨,浙江9.4万吨,福建5.7万吨,山东4.4万吨,陕西3.7万吨,河北3.6万吨,广东2.9万吨,天津2.1万吨,宁夏2万吨。从运输方式看,铁路直达44.2万吨(粳稻29.2万吨,大米15万吨),占64.7%;铁水联运9.6万吨(粳稻5.4万吨,大米4.2万吨),占14.1%;公水联运8.9万吨(粳稻2.1万吨,大米6.8万吨),占13.0%;公路直达5.6万吨(粳稻3.3万吨,大米2.3万吨),占8.2%。
★安徽稻米市场购销活跃价格略有涨跌
在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东风吹拂下,当前安徽省农业生产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农民种粮积极性有所增强。近日,国家再次上调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给起伏不定的粮食市场注入了镇静剂。本周安徽市场未受到国际米价暴涨波及,稻米货源充裕、供应稳定,价格平稳中略有震荡,购销活跃。据监测,4月3日,稻谷收购价格较有涨跌。其中,早籼稻全省平均收购价81.56元/50公斤,较上周下跌0.11元/50公斤,跌幅0.14%;中籼稻84.67元/50公斤,上涨1.17元/50公斤,涨幅1.40%;晚籼稻85.38元/50公斤,下跌0.03元/50公斤,跌幅0.03%;粳稻88.30元/50公斤,下跌0.03元/公斤,跌幅0.04%。大米零售价格稳中略有波动,全省平均零售价:早籼米1.38元/500克,下跌0.04元/500克,跌幅2.89%;中籼米1.36元/500克,下跌0.04元/500克,跌幅2.85%;晚籼米1.46元/500克,下跌0.03元/500克,跌幅2.01%;普通粳米1.65元/500克,上涨0.03元/500克,涨幅1.66%;优质粳米1.68元/500克,持平。
★FAO:08年全球大米产量预计增长1.8%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称,如果天气正常,2008年全球大米产量预计增长1200万吨,有助于缓解全球大米供应紧张状况。其中,预计亚洲所有大米主产国的产量将稳步增长,尤其是孟加拉、中国、印尼、印度、缅甸、菲律宾和泰国。非洲大米产量将会增长2%,尤其是埃及、尼日利亚和几内亚。拉丁美洲和欧盟地区的大米产量也将会增长,但是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的产量可能会下降。据FAO的大米价格指数显示,自1月份以来国际大米价格已经涨了20%。三月份,泰国优质100%B级大米价格涨到了546美元/吨,比上月涨了13%,比上年同期涨了68%。全球大米供应目前极其紧张,已经推动价格大幅上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FAO资深经济学家称,国际大米市场目前面临非常大的困难,需求超过了供应,这导致价格大幅上涨。2008年大米增产可能会减少一些压力,不过考虑到库存有限,短期内大米价格会继续剧烈波动。
★湖南省稻米市场呈“稻强米弱”格局
据市场监测,近期,湖南省稻米市场呈“稻强米弱”格局,原粮收购一直高位运行,且价格继续略有上涨;大米市场总体均有趋弱的现象,只有中籼米市场价格略微有所上扬。目前稻谷收购价格:早籼稻每50公斤(下同)86.02元,较上周上涨0.36元,涨幅为0.42%;中籼稻90.55元,上涨0.06元,涨幅为0.07%;高档晚优103元,上涨1.25元,涨幅为1.23%。稻谷出库价格:早籼稻88.5元,下跌0.57元,跌幅为0.64%;中籼稻91.27元,下跌1.15元,跌幅为1.24%;晚籼稻92.15元,下跌0.57元,跌幅为0.61%;高档晚优106.81元,上涨1.08元,涨幅为1.79%。大米批发价格:早籼米125.76元,下跌1.07元,跌幅为0.84%;中籼米141.09元,上涨2.37元,涨幅为1.71%;晚籼米138.85元,下跌1.16元,跌幅为0.83%。大米零售价格:早籼米133.85元,下跌0.81元,跌幅为0.6%;中籼米149.56元,上涨2.28元,涨幅为1.55%;晚籼米147.88元,下跌0.62元,跌幅为0.42%。双送广东价格:早籼稻92.5元,上涨1元,涨幅为1.09%;早籼米131.46元,下跌0.29元,跌幅为0.22%;晚籼稻106元,持平;晚籼米146元,上涨2元,涨幅为1.39%。
★截至25日主产区已收购粳稻1347万吨
据统计,截至3月25日,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等6个粳稻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7年新产粳稻1347.3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797.4万吨,占收购总量的59%,比上年同期增加10.7万吨。截至3月25日,在启动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中储粮委托收储库点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粳稻205.6万吨。
市场分析预测:
★全球大米供应下降价格大幅上涨
作为全球一半人口的日常主食,大米价格上涨牵动人心。由于多个亚洲国家减少了大米出口量,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涨幅超过30%,达到了20年来的最高点,对全球粮食价格构成沉重的打击。据了解,全球第二及第三大大米出口国越南及印度大幅削减大米出口量,令全球大米供给少了1/3。另外,柬埔寨和埃及日前也公布了大米出口禁令。而在全球出口最大的泰国,稻米供应越来越吃紧,再加上泰铢表现强劲,使得国内大米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据专家分析,这轮大米上涨并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受种植大米的成本推动,再加上全球经济回暖造成的食品和加工品需求上升,都促使大米价格上涨,尤其是目前重要出口国减少出口,更会抬高价格。预计米价涨势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在未来几个月有可能会继续上涨40%。另外,由于国内通胀压力增大,为了保障国内供应,许多大米出口国限制出口首先保障本国供应,控制国内价格,而限制出口后最受影响的将会是那些大量依靠大米进口的国家。尽管目前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泰国还没有宣布限制出口的措施,但是外界担忧,一旦泰国有相关措施出台,将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大米市场供应吃紧的局面。由于中国内地的大米出口和进口的数量很小,加之我国粮食储备充足,国际大米价格上涨对内地米价的影响不会很大,但长期会有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