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期国际市场米价大涨
在过去两个月间,国际米价已经上涨了50%。3月27日,作为全球大米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达到每吨760美元,相比于3月26日报价每吨580美元,涨幅超过30%,达到20年来的最高点。
这轮大米上涨并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受种植大米的成本推动,再加上全球经济回暖造成的食品和加工品需求上升都促使大米价格上涨。
越南、印度、埃及等大米输出国近几个月限制大米出口,以保证本国供应,控制本国粮价上涨,也刺激国际市场价格上涨。
有专家认为,在未来几个月国际米价有可能会继续上涨。
二、国内米价不会大涨
2月8日,国家已提高了2008年生产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并向社会公布了提高后的价格水平。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决定从新粮上市起再次提高今年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据了解,最低收购价一年内两次提高,这还是第一次。
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大米市场价格有涨有跌。受最低收购价提高的影响,黑龙江东部地区稻谷收购价格略涨。3月23日-3月30日,黑龙江东部稻农及家庭农场普通中等水稻出手价格0.74元-0.76元/斤,粮食收储及加工企业收购价格0.77元-0.79元/斤,涨幅为1.3%左右。销区福州粮食批发市场近期价格略降,一吨东北大米降价达到40元至60元。粮食产销大省四川米价略有上涨。截至3月25日,标一中籼米零售价格为3.05元/公斤,比2月同期增加1.94%。
我国大米市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并不紧密。我国水稻产量世界第一,年产量达到1.8亿吨,大米每年是净出口的,进口的大米主要属于高端消费产品,数量很小。目前稻谷库存充足,因此,国内大米市场受国际市场影响并不大。
受最低收购价提高的影响,价格有阶段性涨价要求,但即使涨价,也绝不会像国际市场那么大涨。
三、天津市大米供应充足,批发价略有下降
三月份以来,天津市场大米零售价格平稳略升,批发价格继续小幅下降。
零售市场:集贸大米价在3.17元/公斤-3.23元/公斤,较三月初上涨了0.06元/公斤,涨幅为1.9%,比二月份下降2.7%。超市10公斤装天津地产大米平均价为38.6元/袋,较三月初上涨0.20元/袋,涨幅为0.5%。
批发市场:东北产标一大米从二月底的2900元/吨,下降至目前的2800元/吨,下降了100元/吨,降幅为3.4%。
近日,天津市零售市场大米价格稳定,价格维持在1.61元/斤左右,价格没有变化。
该市大米市场主要受东北大米价格影响,受国家最低收购价提高的影响,未来东北稻谷价格可能会有回升,但不会较大。因此近阶段天津市大米价格不会受到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