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9月27日 - 中国国务院周五公布了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目标是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探索建立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并将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此前新华社报导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周日(29日)正式挂牌。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这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
中国国务院此前已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贸区。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投资管理模式创新、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快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深化金融领域的开放创新、建立与试验区相适应的监管等制度环境等。
以下为路透为您整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展和相关资料一览:
--上海市决定自10月1日起,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本市有关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决定,对国家规定实施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之外的外商投资,停止实施《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条例》。上述有关地方性法规的调整实施在三年内试行。
--2013年8月22日,商务部网站发文称,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这相当于上海市面积的1/226。
--外高桥保税区,是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个规模最大、启动最早的保税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2003年设立的中国内地第一个保税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洋山保税港区,是2005年设立的中国内地第一个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4.16平方公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设立于2009年,规划面积3.59平方公里。
--中国目前至少有17个保税区,包括上海外高桥、深圳、天津港、大连等。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1,712.9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其中出口1,042.3亿美元,同比增长52.4%;进口670.6亿美元,同比增长48.2%。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已有1,200多个自由贸易区,其中15个发达国家设立了425个,占35.4%;67个发展中国家共设立775个,占65.6%。其中,最典型的是美国对外贸易区的迅速增长。
--随着自由贸易区数量的持续增长,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目前世界上多数自由贸易区通常都具有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仓储、加工、商品展示、金融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综合起来就会大大提高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注:以上资料来自于商务部网站、中国政府网、上海市政府网站等官方网站以及新华社报导、百度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