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业的漫漫寒冬才刚开始,目前想要起色很难。”中国经济网评论员林耘(博客,微博)谈到高端白酒走亲民路线时说道。林耘详细分析认为,在目前反腐大背景下,白酒会长期处于被压制状态;第二,现在白酒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在需求不足和成本偏低的情况下,白酒价格下调空间非常大;第三,现在喝白酒的人群老龄化问题明显,需求在下降;最后,因为有了啤酒、葡萄酒等多种替代品,白酒不会和早些年一样红火。
“这些年白酒过多的被当做投资品,在渠道里有大量库存,这使得一些经销商这次损失惨烈,厂家对价格的控制力也会受到挑战,现在是泡沫被挤破的阶段。”林耘说。(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晓琴)
以下是本条新闻的播报内容:
【播报】中秋和国庆一直都是国内白酒销售的旺季,尤其应该是高端白酒在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时刻,然而今年两节之际的白酒市场却表现冷清,尤其是高端白酒销售出现了严重下滑。先了解一下“旺季不旺”的情况。
【播报】过去十年白酒产量快速增长,从2004年的300万吨跃升到2012年的1000万吨。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白酒销售收入2402.1亿元,实现利润399.1亿元,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8.2和54.5个百分点。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变和消费者的日趋理性,当前高端白酒遭遇寒冬,将迫使企业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
【播报】在行业“遇冷”的背景下,酒企们除了“自降身价”,走中低端产品的大众路线之外,还开始借助网络平台。据报道说,近期茅台(600519,股吧)集团将旗下产品搬上了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销售,茅台与电商的合作也被业界看作是销售渠道转型的重要信号。那么,中低端白酒能否成为未来市场的增长点?这些转型路线能不能让白酒安然度过寒冬?
【点评】林耘
相关新闻:
[我财经]杨晨:银行像"农贸市场" 需产品多样性
[我财经]张捷:A股"概念"满天飞 谨慎大资金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