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供需渐旺 稻米市场继续保持强势

2008-09-08 09:051660

稻米市场在经过了一波小幅上涨后,在多空因素的作用下,目前涨势趋缓,预计节前稻米价格仍将保持强势。新产早稻自高价开称以来,价格边收边涨,一路上扬。各地粮食企业克服困难,创新收购模式,积极入市收购。目前新产早稻收购已进尾声。据统计,今年收购进度明显快于往年。

              供需逐渐趋旺稻米市场继续保持强势
              8月中旬以来,销区稻米价格在新产早稻价格持续走强和预期节日效应的提振下,走出了缓慢上涨的行情,并带动产区稻米价格走高。由于新产早稻收购价格出现回调,而销区大米价格已经有了一定涨升,加上节日备货米厂开工率提高,市场大米供应增加,近期销区大米价格开始走稳,局部略有涨跌。东北产区则在销区米价上涨、需求增加的提振下,大米价格继续保持温和上涨,发往南方的稻米数量也在增加。

              东北地区稻米价格稳中有升。黑龙江鸡西地区水稻收购价格均为1900元/吨,虎林水稻收购价格为1860元/吨,牡丹江海林地区圆粒大米出厂价在2800-2840元/吨,长粒米出厂价在2900-292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建三江、同江等地粮食收储及加工企业普通中等水稻收购价格1920-1940元/吨,基本持平;三等普通大米出厂价格2700元-2720元/吨,二等普通大米出厂价格2740元-2760元/吨,较前期上涨20-40元/吨。哈尔滨地区出米率在68%的长粒水稻收购价在2000-2040元/吨,较上周上涨40-60元/吨;长粒米出厂价价在3100元/吨左右,较上周上涨20元/吨,走货较好。吉林松原稻谷稻谷的收购价格在1970-1990元/吨,出库价格在2010-2030元/吨,均与上周价格持平。双辽地区普通圆粒大米出厂价在2840-2860元/吨,长粒大米出厂价在2940元/吨,价格均保持稳定,走货加快。

              南方籼稻产区稻米价格基本稳定,局部小幅波动。江苏省泰州市中等质量普通品种(下同)粳稻购销企业本地收购价在2160元/吨,较上周下跌20元/吨;标一粳米出厂价在2980元/吨,均与上周持平。安徽芜湖县粮油市场上中晚籼稻收购价1880元/吨斤,与前期持平;粳稻收购价2020元/吨,下降30元/吨。早籼米2650元/吨,中、晚籼米2600元/吨,均与前期持平;粳米2950元/吨,下跌50元/吨。宣城中籼米批发价2600-2620元/吨,晚籼米3060-3080元/吨,均较上周上涨20元/吨;粳米批发2920-2940元/吨,持平。江西省南昌市08新产标一948早籼米出厂价在2860元/吨;价格高位坚挺。65002出厂价格在3120-3160元/吨,总体上涨40-100元/吨。抚州2006年产普通晚籼稻1820元/吨,2007年产早籼稻1860元/吨,均于上周持平;2007年普通型早籼米出厂价格在2700元/吨,2007年产中籼米在2760元/吨,923在2900元/吨,均于上周持平。九江市场07年产普通晚籼米批发价(下同)3020元/吨左右,“两优培九”3080元/吨,06年江西产早籼米260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湖南长沙晚籼稻收购价在2000元/吨,较上周持平,新早米出厂价格在2660元/吨左右,陈早米出厂价在2640元/吨左右,晚籼米批发价在2900元/吨,总体保持稳定。市场新早米批发价格在2700元/吨,较上周上涨20元/吨.

              南方销区稻米涨势放缓,价格基本稳定。浙江农都市场标一早籼米2840元/吨,标一晚籼米2740元/吨,江苏产标一晚粳米3000元/吨,特制晚粳米3160元/吨,价格均总体较8月中下旬止涨企稳。衢州市场地产标一早籼米2520-2600元/吨,福建产晚籼米2880-2920元/吨,江西产晚籼米报价2780-2820元/吨,安徽产晚籼米报价2780-2820元,地产标一晚籼米报价2780-2820元/吨,持平。安徽产晚粳米报价3080-3120元/吨,江苏产香粳米3200-3240元/吨,吨;东北产晚粳米3200-3280元/吨,均于上周持平。福建省厦门市市场08年产标一早籼米价格在2920元/吨,标一晚籼米3120元/吨,标一晚粳米320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标一中籼米2920元/吨,较上周上涨20元/吨;华南口岸湖南08年产新标一早籼米常平价格(下同)在2820元/吨,较上周上涨20元/吨;江苏产标一杂交米在3020元/吨,较上周下跌20元/吨;湖北产标一两优培九米在3280元/吨,较上周下跌20元/吨;东北产标一粳米今日价格在3200元/吨,较上周继续上涨40元/吨;江西产标一籼糯米在3220元/吨,较上周继续下跌40元/吨。

              后市供应增强稻米市场面临压力
              目前中秋、国庆双节已经临近,市场需求仍在升温,预计短期稻米市场将继续保持稳中偏强的格局,但继续上涨的能力有限,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新产早稻收购价格出现回调,陈稻价格继续上涨空间受限;二是前段时间大米价格走强,米厂开工积极性增加,市场大米供应增加:三是9月是中稻大面积收获的季节,将对市场造成一定的供应压力;四是7月中旬以来油脂价格的大幅下挫对居民的消费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同时相临品种小麦、玉米近期走势较弱,粮商对稻米市场后市心存疑虑。不敢盲目大量备货。

              储备收购淡出,早稻价格震荡趋弱
              经过一个多月的抢购大战,早稻补库任务基本完成,各地收储公司逐渐撤离收购市场,市场收购力量减弱,加上少部分农户为筹措学费,赶在开学之前进行最后一粜,促使早稻价格继续震荡走弱。

              安徽芜湖县粮油市场上早稻收购价95元/百斤,较前期下降1.5元/百斤;宣城市场早籼稻收购价97元/百斤,较上周下跌2元/百斤;江西九江市场新早稻县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中等质量早籼稻挂牌收购价在1880-1900元/吨,较上周回落40元/吨,抚州早稻上市收购价格平均在93元/百斤,较上期回落了1元/百斤;永新县早稻收购价为94.5元/百斤(均价),下调1.5元/百斤;泰和县国有企业中等早稻收购价在100元/百斤,较上周下跌1元;安福县国有企业收购价在99元/百斤,较上周上涨1元;莲花县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价在92元/百斤,较上周持平,个体粮商收购价在91.5元/百斤,较上周下跌1.5元/百斤,余江县中等早稻国有粮食企业收购价在97元/百斤,较上周下跌2元/百斤;个体粮商收购价在94元/50公斤,较上周下跌3元/50公斤。湖南益阳地区早籼稻价格96元/百斤左右,下降1-2元。湖南长沙早籼稻收购价粮库挂牌在95元/百斤,与上周持平,收购市场较冷清,衡阳地区早稻收购价格稳定在94元/50公斤左右,到农户家中收购价格在90元/50公斤,市场收购量不大。预计后期早稻收购市场将逐步趋于平淡,价格高位震荡,局部趋弱。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收储公司逐渐淡出收购市场,市场需求减少;二是为防范市场经营风险,农发行严格掌握贷款发放条件。坚持以销定贷、以效定贷,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按合理价格入市收购。三是米厂收购新稻加工新米出售基本无利润可言,收购新稻积极性不高。但由于早稻谷粮源日益减少,加上种粮成本大幅上升,稻谷价格深幅下跌的可能不大。

              收购市场四大特点值得关注
              一是开称价格高。今年产区新产早稻收购价格开称价格普遍在85元/百斤以上,较最低收购价格高出10%以上。如南昌地区早稻一上市就被抬高到95元/百斤,较去年的收购价格涨了10元/百斤。湖南株州更是开在了100元/百斤。

              二是上涨速度快,收购价格高。新产早稻不但开称价格高,且边收边涨,上涨速度较快,最终收购价格也高。不但销区收购价格超过100元/百斤(含各项补贴),就连产区也有许多地区也纷纷冲破100元大关,超过了上一轮涨价周期时95一96年所创出的价格高点。据统计,江西省国有粮企普通早稻收购价由开秤时的88元/百斤上涨至最高的100元/百斤左右,涨幅超过13%,有些上涨幅度大的地区甚至超过15%。南昌市常规早稻的收购价格一直在97-99元/百斤左右,较去年的81-88元/百斤高出10多元。湖南永州市早籼稻均价97元/百斤,高于去年同期15-20%。安徽桐城市早籼稻收购价格从87元/百斤一路上涨到95元/百斤,收购期间价格上涨9.2%。当做有些地区因开称较迟,价格开得高,自然涨幅要小些。

              三是收购进度快。新产早稻收购价格高开后,一路上涨,农户一度出现惜售心理。由于各地粮食企业不断创新收购模式,通过“二次结算”、以销定购、以加定购、联合收购、代购代储等形式,并提高服务意识,今年早稻收购进度还是快于往年。据统计,截至8月20日,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8个早籼稻主产省(区)各类粮食经营企业累计收购2008年新产早籼稻410.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55.5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287.5万吨,占收购总量的70%,比上年同期增加125.8万吨。截至8月25日,江西省社会收购量达186万吨,同比增长58.4%。其中国有粮企收购量达148万吨,同比增长90.8%。截止8月25日,江西省南昌全市收购早籼稻25057万公斤,同比增收8291万公斤,增幅49.5%,其中国有收购14697万公斤,同比增收6065万公斤,增幅达71.4%。目前已有相当多的地区已完成了早稻补库任务。

              四是收购形式不断创新(“二次结算”显威力)。为掌握粮源,多收粮,收好粮,各地国有粮食企业千方百计创新收购模式,通过“二次结算”、以销定购、以加定购、联合收购、代购代储等,搞活粮食经营,实现农企双赢。其中最有效果的是“二次结算”。“二次结算”即在约定的最后结算到期时间前,国有粮企如上调收购价,在上调前农户已交售的粮食,按上调价格补价。“二次结算”前几年各地就在不断实践,今年更是得到了推广和发展。这一收购方式缩小了因交售时间前后差异而造成粮农经济损失,让农户吃了定心丸,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售粮积极性。农民们纷纷说:“有了‘二次结算’,农民卖粮不吃亏。”这也就是今年早稻收购价格一路上涨,而收购进度却快于往年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近日黑龙江鸡西大米价格

0评论2025-11-1921

越南大米价格保持稳定

0评论2025-11-1431

近日国内大米价格平稳

0评论2025-11-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