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区域性需求强劲的拉动,全球大米市场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同时一些大米主产国正努力提高自身大米供应能力及巩固其市场战略地位。具体情况如下:
市场需求大量增加,东南亚大米价格上涨
近日,受需求大量增加的影响,越南大米出口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据悉,泰国100%B级大米报价为335-336美元(曼谷FOB价),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325-330美元/吨,100%大米报价为335-338美元,持平;越南破碎率5%大米报价为315美元/吨,上涨7美元,破碎率25%大米报价为297美元/吨,上涨2美元。预计最近该势头有望继续。另外最近泰国部分地区持续下雨,令当地农户无法干燥稻谷,这制约了出口供应,也支持了大米价格。
全球大米产量小幅增加,对市场影响效应有限
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8月供需报告显示,2007/08年全球大米产量预计达到创纪录的4.212亿吨,比上月调高40万吨,主要原因是印度产量预计达到9200万吨,上调了50万吨,而欧盟27国和马基斯坦的大米产量数据小幅下调,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印度的增幅;另外全球2007/08年度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7380万吨,比上月调高了180万吨,比调整后的2006/07年度低了360万吨,也是自1983/84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总体来看,该份报告对市场的影响力是中性偏空的。
大米主产国预提高供应量,市场供应地位得到巩固
为了保证其长期大米供应稳定,印度政府已决定指示国家发展委员会采取措施,将未来四年内稻谷产量提高1000万吨。而泰国也正在采取新措施巩固大米出口国地位。日前泰国农业合作批准了一项新的战略措施,旨在巩固泰国作为全球头号大米出口的地位。新的措施包括通过加大稻谷研究、发展新型水稻种子、推出新的大米制成品等方法来提高大米价值,改善大米产量以及销售。泰国计划2007年大米出口达到850万吨,价值26亿美元相比之下,上年出口量为750万吨,价值20亿美元。
综合分析,目前全球大米市场行情已经处于多头上涨基调之中,受干旱影响,今年我国南方部分产区晚稻大幅减产已成定局,意味着后期销区大米供应可能会出现区域性紧张局面,政府有关部门应适机增加进口大米的数量,缓解国内市场供应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