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青岛啤酒榆林有限责任公司累计产量达到55.34万千升

2013-09-06 15:523930
  今年以来,我市面对宏观经济趋紧、招商形势严峻等不利因素,创新招商方式,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服务环境,开展了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招商活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新成效。1—7月份,全市共实施招商项目224个,项目总投资6553亿元,到位资金36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9.6%。其中,省外项目124个,到位资金228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1.3%;省内项目100个,到位资金141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67.1%。新开工项目56个,到位资金52亿元;续建项目168个,到位资金317亿元。

  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
  我市一直都十分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将其作为撬动经济跃升的“杠杆”。作为我市招商引资成功的示范企业,截至今年7月底,青岛啤酒榆林有限责任公司累计产量达到55.34万千升,销量56.44万升,实现销售收入15.03亿元,上缴税金2.36亿元。
今年,市县继续把招商引资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县区、园区主要负责人积极参与招商,主动对接洽谈,紧盯落实项目,促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顺利推进,并普遍建立招商项目领导包抓责任制、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和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个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实施方案管理”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市上下形成招商引资的浓厚氛围。定边县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2个,投资总额281.77亿元,截至6月底,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2.16亿元,完成市下达该县招商引资任务45亿元的73%,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策划30个新材料和装备制造项目
  上半年,我市签订非能化项目96个,占签约总数的86%,特别是榆阳区美国蓝威斯顿马铃薯加工项目、神木县新型高性能植物碳纤维产业化项目、绥德县宽幅镁合金板材及镁合金制品项目、靖边县真空纳米陶瓷镀膜玻璃项目、佳县废旧轮胎提炼柴油等项目填补了我市产业空白。
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向、企业投资的动向、榆林发展的方向。我市各级招商组织紧紧依托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其信息源广、专业性强的优势,策划包装了一批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招商项目。今年西洽会前,市县两级精心策划包装了七大类150个招商项目。特别是从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势出发,确定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金属镁加工、塑料加工五大重点招商产业,并委托北京长城战略研究院,在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产业方面精心策划30个招商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原料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变。

  “走出去”“请进来”
  今年西洽会上,我市共签约111个项目,投资总额2260亿元,引资额2220亿元,签约项目中,新能源、商贸物流、农特产品加工、旅游文化等非能化类项目96个,占总数的86.49%。
在招商引资方式上,我市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大型会展造声势,专题活动求实效,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上半年,市县两级共组织各类招商引资活动40多次,在第十七届西洽会、第十六届渝洽会、陕西文化旅游经贸活动、加拿大市长访华团项目对接会、韩企来榆投资考察活动等一系列招商活动中,积极宣传榆林投资环境,推介招商项目。同时,按照“高频率、多批次、专业化、小分队”的思路,组织开展10多次专题招商活动,拜访了多家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一批大集团、大企业,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1—7月份,全市共签约项目125个,总投资2390亿元,引资2275亿元,创历史新高。

  牵住项目落地“牛鼻子”
  抓招商就是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年,榆神工业区抢抓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思路

 

  ,创新工作方式,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力促项目按计划完成投资。截至8月底,该区共签订协议项目5个,引资额为375.3亿元。
今年我市紧紧牵住项目落地“牛鼻子”,先后召开全市招商引资会议、招商项目落地推进会议、全市招商局长会议,积极推进项目落地,并通过落实干部包联包抓责任制,建立专报制度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反映重大项目推进情况以及市县两级召开联席会议督查、调度、解决招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等措施,促进了192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新开工项目42个,西洽会签约的9个协议项目转为合同项目,2个意向项目转为合同项目。
1—7月,全市还积极发挥投资环境110作用,不断加大投资环境查处力度,共受理投诉案件22件,调解结案20件,结案率达到90%。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三得利推出“阿苏啤酒”

0评论2025-10-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