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入秋后烟台散啤销量下降了一半

2013-09-06 09:514310
 今年的8月,烟台创下入夏最高温纪录——37.5摄氏度。时隔仅仅三周,烟台日温直降20度,坊间多感慨“一夜入秋”。“气温每升高或者降低一度,都会火了一种商品,冷了一种商品。”在气象经济中,“一度效应”影响甚广。那么,经历骤然“温差”的烟台,哪块商品“受凉”哪块又在“升温”呢?为此,本报记者多方走访调查———
    散啤销量“一夜”回到盛夏前
    在青岛啤酒营销中心烟台城市大区生啤运输司机王师傅看来,“8月28日”是散啤销售淡出最旺季的日子。“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凉,8月28日那场大雨过后,一些大饭店开始缩减散啤的订货量,我几天前还是一天送180多桶,现在减少了一半!”王师傅这样解释说。
    夏卫国的看法,显然更权威。作为青岛啤酒营销中心烟台城市大区生啤经理,夏卫国告诉记者,有研究表明,气温达到22度,啤酒开始劲销,此后气温每上升1度,啤酒会增加二成。这一点在烟台表现明显:入夏之初,日消费量约6000来桶,此后,消费量持续走高,8月7日入夏最高温的当天,曾创下一天里大约喝掉9000桶的纪录,当时为满足激增的消费需求,中心调动了40多辆小货车,跑在烟台市的大小酒店和社区超市间。“生啤的销售最高峰已经褪去了,但啤酒仍在销售旺季里,只不过是由于除去了消暑的需要,人们开始选择瓶啤,这替代了部分消费量。”夏卫国这样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三得利推出“阿苏啤酒”

0评论2025-1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