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中旬,随着市场稻谷量的减少,在新稻尚未收获之前,江苏新沂及苏北地区市场粳稻购销价格继续呈现出大幅上涨走势。据市场价格监测显示;
目前,新沂市场普通粳稻平均收购价格已从月初每吨1800元左右,上涨到每吨1880元,平均每吨上涨80元,上涨幅度在4.44%以上。从各类收购主体来看,个体粮食经纪人在农村乡下收购价格为每吨1820元,比月初上涨40元,私营大米加工企业就厂收购价格从月初每吨1840元,上涨到1900元,国有粮食企业及省储企业现在忙于收购托市小麦,无暇收购稻谷,只是按照上级储备轮换任务对外开始销售,现在对外批量销售的价格为每吨1920元左右。
从苏北市场来看,新沂南边淮安地产优质粳稻收购价格1830~1850元/吨,上涨10~20元/吨,连云港地产优质粳稻收购价格1870~1890元/吨,上涨10~20元/吨,出库价1950~1980元/吨,上涨10~30元/吨;地产中等粳稻收购价格1660~1670元/吨,上涨10元/吨,出库价1680~1690元/吨,上涨10元/吨。其中东海县出米率在71%的粳稻收购价格1840元/吨,出米率在77%的粳稻谷收购价格1960元/吨,保持相对稳定;泰州地区兴化购销企业粳稻收购价90~91元/50公斤比上旬涨4元/50公斤,出库价95~96元/50公斤上涨6元/50公斤。宿迁地区普通粳稻收购价格为1685元/吨,出库价格1735元/吨,持平。
导致价格上涨主在原因是稻谷存量下降,加上南方销售趋旺,及东北产区价格较高且有上涨,都直接影响本地市场价格的上升。据8月13日价格监测,吉林松原地区稻谷价格稳中略涨,稻谷收购价在1760―1780元/吨,集中价1770元/吨,上涨5―10元/吨,稻谷销售出库价格在1790―1810元/吨,集中价1800元/吨,加工企业认为东北稻谷价格这么高,运到内地的加工企业进行生产,其成本要高于在本地区采取高价收购的成本,因此,目前本地及苏北市场稻谷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加工企业提价收购所为。另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分析,目前市场稻谷价格走高也常理之中,物以稀为贵,每年在新稻收获前一阶段一到两个月内,各地市场稻谷价格都会出现上涨机会,今年也不例外,但是,要从国储库每年在这个时期开始大量向市场轮换销售的计划来分析,市场价格好象应当出现下降,然而事与愿违,市场目前并没有出现业内人士所想象的下跌走势的到来,细加分析似乎理所当然,为什么?我们可以从国家粮食政策环境、目前市场物价整体上涨及干旱与洪涝等灾害天气影响农业生产这些方面来寻求答案。
首先从国家粮食政策来看,近两个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收购工作一再实施最低价收购的保护政策,如在江苏、安徽等六省实施的小麦最低价格政策以及在南方稻谷主产省实施的早稻最低价收购政策,意在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使其售粮收入不下降,但从另一方面来讲,直接支持了国内市场粮食价格的走高,目前各地市场小麦收购价格已高于最低价,南方早稻收购价格同样出现大幅上涨,小麦及早稻价格的上涨,对粳稻行情上升不能不说没有影响;再从近期国内农副产品价格的全面上涨来看,特别是猪肉、蛋奶等副食品价格涨幅较高,以及方便面等行业价格上涨,在一定范围内稻谷价格如果不上涨,好象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试想一想,一斤大葱要2元钱,一斤猪肉要14元钱,农民生产的稻谷一斤还在8角钱左右徘徊,多伤人心啊,因此,目前市场稻谷价格的上涨是有其他因素来支撑的;最后从影响农业生产的灾害性天气来看,今年入夏以来,南方水灾东北旱,影响秋熟作物的生产,据笔者调查,苏北地区在今年多雨天气影响下,玉米受淹产量将会大幅下降,特别是目前潮湿空气对在田水稻生产影响较大,现在各地大面积出现病虫害,将直接影响到稻谷生产的产量和品质,今年农户用药量较去年要大,所以,不少农户对去年产陈稻产生惜售,多数留作口粮,市场出售量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目前价格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