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劲酒,严把产品质量关,酿造健康放心酒

2013-08-29 13:402400
 

  超过130亿元的市场规模,30%的年均增长速度,继白酒、葡萄酒、啤酒之后国内酒业的第四大市场,这一系列数据无疑是对整个保健酒市场亮眼表现的具象概括。而作为保健酒行业的领先品牌—劲酒2012年销售额突破56亿元,继续领跑整个行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把产品做好是企业的第一责任,质量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 ”这是劲酒生产企业劲牌公司董事长吴少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劲牌公司的掌舵人,吴少勋对于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无疑奠定了整个劲牌的行事基调:企业发展,质量先行!

  千项质量标准,原料烙上安全指纹

  一个企业犹如一艘航行中的巨型航母,全身每一处,小到一颗螺丝钉,都要经受狂风巨浪的严峻考验。劲牌公司自创办之初,就建立了一套严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控制体系,质量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细化到每一道生产工序。酒产品的好坏取决于安全、口感、功能、稳定性四个方面,“安全”是第一位。产品缺了安全就会猝死,缺了口味、功能或稳定性,也会慢慢死掉。在毒胶囊、毒奶粉、毒鸭蛋、毒蜜饯常见报端的今天,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担心的事情,如何能保证保健酒的安全,那就必须在检验方法和生产技术上进行创新。

  一瓶劲酒最终被端上餐桌,要经过哪些流程?

  从原料的采集、储存,到单药的提取、调配,再到原酒的陈酿、灌装,需经过1591道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流程,企业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层层设防,筑起道道质量安全防线。其中,劲牌公司自主制定的技术标准达959项,占技术标准总数的16%,有195项质量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堪称苛刻。

  为什么对小小的一瓶保健酒有如此繁复苛刻的要求?劲牌产品标准不止于“无害”,而是追求“有益”,致力于打造“健康产业链”。

  食品的来源,即初级农产品(000061,股吧)的种植或养殖,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为此,劲牌在宁夏、甘肃、河南、吉林等地设立了专供药材基地,并与当地药农签订合约以确保药材质量。在公司研制的原材料标准中,从种植、采收、运输到包装,有172项标准高于国家标准。劲牌公司将“中药指纹图谱”检测技术应用到中药材的选择过程中来,在原料来源上严格把关,“产非其地,采非其时”的药材坚决不用。劲牌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说:“中草药的指纹图谱技术,为每种药材赋予像人的指纹一样与众不同的特征。一旦发现药材的特征图谱不正常,我们就可判定这种原料不合格。 ”倘若不合格,原料转入质量科,技术部根据原材料的缺陷程度判定分类,影响内在品质和食品安全的不合格品全部销毁,由此从根本上保障了产品品质的安全性、可靠性。

  “劲牌中药指纹图谱项目”是劲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其指纹图谱检测标准的建立在保健行业乃至中药行业均开创了国内外的先河。该技术具有真实、稳定、可靠的优点,应用于保健质量控制,突破了传统的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技术的局限性,解决了中药成分复杂、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填补了保健酒质量控制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生产工艺,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

  长期以来,保健酒的生产工艺停滞在陶缸浸泡、低温渗漉的“作坊式”状态,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尤其是中药的传统配制方法,存在着杂质多、纯度低、吸收慢的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功能不确切。如何转变企业生产方式?早在上世纪初,劲牌公司就提出“用做药的标准做酒”的理念,就是站在技术和科研的层面,对产品质量高起点、高目标的追求。

  劲牌公司与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中药提取数字化”专项成果,攻克了“中药检测、定量提取”的重大技术难题,中药数字提取技术突破了传统浸泡工艺限制,分别针对每一味原料中的功效成分进行量化提取,科学控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料的有效成分,去除了无效成分和杂质残留,经国家专家组鉴定,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劲牌公司率先运用“中药数字提取”新工艺,使“以原料决定品质”的历史,被改写为“以品质选择原料”;保健酒生产从“传统配制”提升到“标准控制”,其精确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除此之外,劲牌公司先后建成投产的国内先进的生物提取车间,在业内率先建设GAP标准化药材种植基地,建立第一批保健酒GMP高标准生产基地,率先建设国家认可实验室,率先建成国内保健酒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切都为劲酒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质量保障。

  “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是我们雷打不动的生产原则。做好产品是第一责任,质量安全是第一要务。 ”这是劲牌公司技术负责人不断提到的一个观点。随着近年来网络新媒体的崛起,劲牌公司还在国内率先将原料配制、产品生产等实况,通过互联网进行“现场直播”。劲牌公司表示,此举旨在让全球消费者看到劲酒的生产过程,让每位员工感受到来自消费者的监督。

  实验室与市场双重检测,让市场和自己都放心

  近年来,随着劲牌公司提出“将中国劲酒弄清楚”的主张后,如何以科学准确的依据来支撑中国劲酒的保健概念、推动产品持续改进,成为劲牌公司亟待解决的企业一大自身问题。

  为此,劲牌公司先后联合华西医科大学、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医工院等多家国内专业权威高校机构,针对劲酒“抗疲劳、免疫调节”等主要产品功效及产品自身安全性,进行了科学检测与专项课题研究,最终检测报告均以 “无毒”、“安全”的正面检测结果,对劲酒产品的安全性、保健功效予以了充分肯定!

  也正是由于在产品品质及功效方面的稳定突出表现,也最终为劲酒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极大的肯定与品牌忠诚度。据劲牌公司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目前劲酒年销量超过7亿瓶劲酒产品,并建立了超过20万人的忠诚消费者资料数据库。

  有先进的数字提取技术、国家的实验室,更有苛刻的出厂检验标准,然而,这些还不够。在劲牌公司,人人都是质检员,个个站好安全岗。员工上岗的必备条件就是通过“双轨同步培训”,即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和质量知识培训,不断学习掌握 “岗位、工序、质量检验、质量保证、设备、清洁卫生”这六大操作规程。公司推行了全员参与的课题小组,专门设立了建议监督奖项,发动员工为安全把关,为质量挑刺。

  由于饮酒者的体质不同,饮用效果千差万别,而很多饮后反应和功能效果,连先进的仪器都测试不出来。因此,劲牌公司在新品上市前还自设了最后一道关:每个新产品面世前,还要通过员工志愿者的口感测评。未过此关,一票否决,决不能上市。“自己产的酒,自己先喝。 ”对于新产品,劲牌研发技术人员、内部员工、公司领导要层层进行品尝测试,针对当下时有发生的产品质量问题,对于劲牌员工这种“以身试法、拿自己生命开玩笑”的作法,劲牌公司副总裁王楠波给出的说法是:“我们做食品行业的,要让消费者放心,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自己生产的酒,自己先喝,自己愿意喝。如果每个食品企业都做到这一点,那么所谓的食品安全问题就会改善很多。 ”

  如果把今天的劲牌公司比作一幢摩天大厦,那么质量就是这座大厦坚不可摧的基石。 “把产品做好是企业的第一责任,质量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也是我们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 ”作为第一责任人,劲牌认为,企业发展,质量先行。只有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路子,企业才能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这也是对社会高度负责的庄严承诺。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互联网反垄断第一案二审结束
  法制晚报讯 最高人民法院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的正义路,这条路全长只有730米,如果将它折成一个圆,甚至不及一个鸟巢体育馆的周长。

0评论2013-11-29301

银监会数据: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5636亿元
  银监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5636亿元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七个

0评论2013-11-29283

兴源过滤被认定第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11月28日讯 兴源过滤(300266,股吧)(300266)11月28日晚间公告,11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发布《国家知

0评论2013-11-29338

青岛啤酒:用“可持续发展”赢未来
青岛啤酒:用“可持续发展”赢未来青岛啤酒:用“可持续发展”赢未来  青岛啤酒:用“可持续发展”赢未来  ——青岛啤酒荣膺“2013

0评论2013-11-28238

喝啤酒喝出文化来
  张伟云  食品安全  啤酒确切的起源时间已经无法求证,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摇篮:两河流域(底格里河与幼发拉底河)、

0评论2013-11-28619

菜刀破肚子 中国奇人印尼展示武当真功夫(图)
肚皮顶刀峰。印尼《星洲日报》悬空倒啤酒。(印尼《星洲日报》)  中新网11月27日电据印尼《星洲日报》报道,11月20日晚上,在印尼金沙

0评论2013-11-28457

维护伊斯兰教法 尼日利亚销毁24万瓶啤酒蔚为壮观
现场一片狼藉图片来源:法国媒体此举显示了警方的坚定决心  据法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27日,在尼日利亚卡诺市,伊斯兰教法警察为了

0评论2013-11-28280

28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1美元对人民币6.1343元
  据央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3年11月28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3

0评论2013-11-28389

中投能否赶超淡马锡?
  从投资黑石的初战受挫,到投资日本市场的失利,中投在海外投资之旅中交了不菲学费。在综合成本高达10%的情况下,中投过去5年的年化

0评论2013-11-28226

国产食品包装机械技术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
近年来,虽然我国食品包装机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食品机械行业的技术水平仍然处于落后状态,相差甚远。2012年,中央财政

0评论2013-11-2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