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8月28日 -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改革可以说是历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周二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11月在北京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深化改革事宜。
年初以来,国务院已经取消百余项行政审批事项,“营改增”循序推进,贷款利率全面放开,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等等,都彰显着新一届政府改革的魄力和决心。
以下为中国历届三中全会重要内容一览:
* 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12日)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14日)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首次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并明确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非公有经济都可以进入,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农村改革等。
* 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14日)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并强调要长期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
*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14日)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其中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 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30日)
批准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措施,确定把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