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广东市场大米价格走势

2007-07-13 10:172520
 5月下旬,襄樊市粮食局粮食流通考察组专程到我国最大的大米交易市场――广东省樟木头粮食批发市场考察粮食流通状况。这个批发市场每天批发大米1000万斤,产品主要来自湖南、江西、江苏、安徽、湖北省。5月28日,我们初步统计在来自5省的1000万斤大米中,湖北省占50%。但是,作为湖北省大米主产区之一的襄樊市,却只有襄阳区王河明达粮食有限责任公司一家的大米。而且,销售价格最低。当天的批发价格:襄阳王河杂交米1.16元、京山桥米1.57元、仙桃丰两优1.36元、江西桂九九1.54元、随州曾都杂交米1.23元、汉川晚优米1.46元、仙桃香米1.43元、洪湖两优米1.34元、荆州杂交米1.24元。襄樊市大米为什么在樟木头粮食批发市场数量最少、价格最低呢?主要原因:
     ――大米品质差。广东人称襄樊大米为“工厂米”、“学生米”,只能供应打工的民工和学生吃。即使襄樊米价格低廉,普通居民也不吃。襄樊市每年种植的稻谷大约在300万亩左右,但95%以上是产量高、品质差的普通杂交稻。没有优质的稻谷,当然产不出市场畅销的优质大米。
     ――缺乏主导品种。襄樊市曾经推广多个优质稻品种,但种植面积小,不成规模。优质稻种植不能零打碎敲,必须连片成规模种植。否则,会出现品种混杂,品质退化。湖北省有的县市在此方面的经验值得学习。如京山县全县推广“京山桥米”,每年达50多万亩;黄梅县全县推广“中国香稻”。一县一品,品种好,质量优,产销全国各地。
     ――政策性因素影响。从2005年国家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襄樊市优质稻谷种植率逐年下降。最低收购价政策规定,不论什么品质的稻谷,国家都按照一样的价格收购。如襄樊市的中晚籼稻,中等标准品为每市斤0.72元。出于利益的考虑,农民自然会选择种植产量高的稻谷。如普通杂交稻,每亩平均单产1200斤,收入864元;比种植国家一级稻,如湘晚籼13号,平均亩产900斤,收入648元,多216元。而且,优质稻抗灾性差,不如普通杂交稻易于种植。
    襄樊市是全国20个大型商品粮基地,水稻种植在襄樊市具有重要地位。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襄樊市将新增200万亩水稻面积。届时,襄樊市水稻种植面积将达500万亩以上,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地市之一。随着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对粮食,尤其是占粮食消费总量70%的大米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现在普通杂交稻除了常年缺粮的农村地区农民消费一部分、农民工、学生消费一部分外,基本没有什么市场。而象国家一级稻湘晚籼13号、鉴真稻、猫牙稻、鄂中5号、中国香稻等优质稻供不应求。
    从国际趋势看,我国现行对粮食流通领域价格补贴不符合国际规则。在国家未来改变对粮食流通领域的价格补贴为加大对粮食生产直补力度的政策出台后,生产大量消费者不欢迎的大米,不但农民利益得不到保护,而且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变稻谷生产大市为优质稻谷生产强市,是我们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优质稻谷生产,是涉及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加工、农作物保险等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要抓好这项工作,必须将优质稻谷生产纳入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整体推动。
    (一)龙头带动。物资紧缺的产品经济时代的粮食,是生产决定消费。物资丰富的市场经济时代的粮食,是消费决定生产。而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就是龙头企业。经过几十年,尤其是近几年的发展,襄樊市已经形成了一大批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如湖北梅园米业有限公司,核心企业的大米加工产能20万吨,加上贴牌企业10万吨,总产能达到30万吨,是湖北省的大米加工龙头企业。据统计,襄樊市目前大米产能已经达到79.8万吨。龙头企业带动优质粮食生产的优势:
    1、龙头企业内在需求强劲。作为大米加工龙头企业,常年需要源源不断的稻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单加工普通杂交稻谷,除了保住市场、保住客户之外,基本无利可图。长此以往,企业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因此,这些大米加工龙头企业急需稳定的、具有一定数量的优质稻谷。
     2、龙头企业信息灵通。龙头企业处在市场第一线,它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快速、敏捷地反馈最新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迅速作出反馈,引导粮食生产。
    3、龙头企业具有一定抗风险能力。不断成长壮大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都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良好的信誉。它们有沟通产销之间广泛、固定的消费群体,农民只要按照与它们签订订单生产的优质稻谷,就有稳定的销路,不必为销售发愁。2005年以来,湖北梅园米业有限公司与当地农民签订订单种植国家一级稻――湘晚籼13号,由最初的200亩,发展到10000亩,价格比市场价格高30%。2006年收购价格达每市斤0.95元,每亩比普通杂交稻增收近90元。用湘晚籼13号加工的小包装优质米十分畅销,供不应求。农民得实惠,企业创效益,消费者得好评,一举多赢。
     4、龙头企业设备精良,产品质量好。我市规模以上大米加工龙头企业都装备有抛光、色选等现代化大米加工设备,出品率高,加工质量好。既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又提高了出品率,节约了粮食资源。
   (二)政府促动。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后,农民虽然有了种植粮食选择权,但毕竟囿于狭小范围,农民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了解有限,需要政府引导;发展优质稻谷生产,龙头企业也有其局限性,也需要政府支持。政府在促动优质稻谷生产上的主要工作:
    1、发布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由政府粮食生产、流通部门在每年年初向社会公布市场畅销的稻谷品种,引导农民种植。
    2、调整最低价稻谷收购政策。国家在制订最低价稻谷收购执行预案的时候,要拉开稻谷的品质差价,坚持优质优价,劣质劣价,鼓励农民生产优质稻谷。
    3、组织订单生产。政府组织有实力、有良好信誉的大米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民签订优质稻谷订单,并督促落实。同时,拿出专项资金补贴农民购买优质稻种、农业技术推广费用等。近期,可以以湖北梅园米业为龙头,组织南漳县九集镇、刘集镇、襄城区卧龙镇、谷城县茨河镇、宜城市小河镇等具有接受新技术快、种植技术比较好的乡镇农民发展50万亩国家一级优质稻谷订单生产。若这一目标能够实现,按照订单价格高于市场价格30%以上,年可产优质稻谷4.5亿斤、为农民增收入5000多万元,加工企业也可增收5000万元。
   (三)部门推动。优质稻谷产业化,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龙头企业;一方面连接生产者,一方面连接消费者,需要各个部门“大合唱”。
     1、农业部门负责标准化生产。用工业理念指导优质稻谷产业化经营,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标准化生产。所谓优质大米,主要表现在“三优”:优质品种、优化种植、优质加工。首要的是优质品种和优化种植。优质稻谷对土壤、气候、施肥、防治等环节要求高,仅靠农民传统的种植技术,是难以达到要求的。因此,农业部门要从种子引进、培育,到种植等各个环节提供全程服务,真正使优质稻谷达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优质稻谷种子仅靠引进是不够的。考虑到襄樊市每年只能种植一季优质稻的实际,可借鉴京山县的作法,在一年可三季种植稻谷的海南岛租地繁育优质稻种,以保证襄樊市有稳定、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稻谷种子来源。
     2、粮食部门推行专业化服务。粮食部门作为连接粮食生产与流通的专业部门,在发展优质稻谷产业化经营中负有重要责任。粮食部门要利用沟通全国的粮食流通网络,定期、不定期了解全国各地粮食市场变动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农民按需生产;要组织粮食购销企业帮助龙头企业积极销售优质大米,适时举办优质大米产销衔接会;要发挥粮食部门专业技术特长,帮助龙头企业完善管理规范、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科技含量;要利用粮食购销企业仓储条件好的优势,帮助龙头企业代收代存优质稻谷。
     3、工商部门加强订单履行检查。优质稻谷订单一经签订,就要严格履行。否则,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都将受到损失。在推行优质稻谷产业化进程中,工商部门要从订单签订到执行进行全程监督,对违犯订单合同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予以处罚,保护产需双方利益。
     4、保险部门提供灾害损失保障。在现行条件下,优质稻谷生产“靠天收”的局面难以改变。作为弱势产业,优质稻谷生产如果没有农作物保险作保障,将难以进行。因此,政府要支持保险部门积极为优质稻谷生产提供生产保险,保证种粮农民有基本的收入保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