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貌和收入到底有没有关系?据长江日报报道,署名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江求川、张克中,在一篇论文中,通过复杂的数学计算给出答案:女性身高每增加1厘米其工资收入会提高1.5%—2.2%。这篇3万多字的论文,日前已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的核心期刊《经济学(季刊)》上刊发。
华中科大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克中教授是论文的通讯作者。他昨日介绍,博士生江求川是这次研究的主要负责人。这篇名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美貌经济学”:身材重要吗?》的研究论文,总共花了将近一年时间完成。论文发表之后,引起了英国《金融时报》的关注,并引用了论文中的数据结论。
1984年出生的江求川,在该校读博三,主要研究人口老龄化和收入分配。他昨日告诉记者,之所以做“美貌经济学”的研究,是因为感到现实中部分企业存在外貌歧视的问题。
整个研究根据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中的城镇居民收入和体检数据,以身高、体重这两个重要的外表特征为指标,建立数学公式通过多次计算和推导,从而得出了身高、体重的变化对个人工资收入的具体影响。
期间,对9788位的样本数据多次筛选。最后用于数据推导计算的只有1300样本,其中748位男性和552位女性。样本中男性和女性受访者的平均身高分别约为168.8厘米和158.8厘米,平均体重分别为68.8千克和57.8千克。
通过负责的计算和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的主要结论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女性的外表特征存在明显歧视。身材“偏胖”对女性的工资收入和就业都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女性身高每增加1厘米,其工资收入会提高1.5%—2.2%。在不同收入水平上,身高和体重对收入的影响存在差异,身材对中等收入阶层女性的收入影响最为明显。身材对男性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
走近几个趣味经济指数
1、 扑克牌销量指数
扑克牌销量越多,说明失业空闲的人越多,人们用打扑克来消磨时间,这本来就是一种没信心的表现。如果你经常碰到打扑克的,也许是经济在下行的一种表征。
2、女服务员的美貌程度
据纽约观察家的解读,当活色生香的女服务员随店可见,经济必陷困境,反之则显示经济兴旺。
何故?观察家的解释是,当经济红火,颇有点“资本”的女性很容易找到工作环境舒适即不属厌恶型行业的工作,诸如商品模特、推销员等。此外,男性经济宽裕后更容易“金屋藏娇”。 3、男士内裤
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男性内裤销量反映经济形势”的理论,即经济形势良好,内裤销量会平稳上升,反之则下降。原因很简单,经济萧条时,男性会节俭开支,少买内裤。
4、女性裙摆长度
“美国仲裁之父”佐治·泰莱指出,裙摆离地尺码与股市盛衰成正比,即裙脚愈高股市愈旺,裙脚着地则股市“衰到贴地”。此观点已被论证,从那张根据纽约名店Smith Barney不同长度裙子的年销售量配合印证股市指数绘制的走势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在1897年至1990年间,裙摆短长与股市升降的确有正比关系。
为什么呢?佐治·泰莱说,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
5、啤酒消费量
市场上有啤酒销量萎缩经济必然低迷的看法。当失业率高企,公司随时裁员,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性没心情与同伴吹水轰引,大多买酒回家消愁,但在家中不能痛快狂饮更不能烂醉,啤酒销量于焉下降。
6、女性头发长度
据日本最大规模的日用品制造公司“花王”于1987年开始在东京银座对一千名20至30岁女性进行的年度民调后汇编的“发型统计”显示,他们偏好蓄长发时显示经济在复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