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8月13日 - 中国豆类期货价格周二大幅收高,豆粕和豆油涨幅均接近3%。此前美国农业部(USDA)在月度报告中下调美豆产量和库存,幅度超出市场预估,令此前备受丰产预期打压的国内外豆类期价联袂反弹,油脂类品种亦有望走出阶段性底部。
美国农业部周一在月度报告中,将美豆亩产下调1.9蒲式耳至42.6蒲,低于市场平均预测的43.6蒲;并估计2013/14年度美国大豆产量为32.55亿蒲,亦低于市场预估的33.36亿蒲。此外,美国和全球的期末库存估值也被下调。
报告出炉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11月大豆大涨3.6%,至7月30日以来最高,且录得2011年3月以来最大百分比涨幅。周二大连大豆和豆粕主力合约亦分别上扬1.48%和2.79%。
金石期货研究所副所长高艳滨表示,“USDA 8月报告下调大豆单产估值,可理解为承认了前期大豆播种延迟的影响,并考虑到后期开花和结荚率的变数、以及早霜的威胁因素。而此前的单产预期是基于非常理想的天气情况,很容易因一些局部的不利因素导致下调。”
不过他也表示,只要美国天气状况不出现严重恶化,往后的报告继续大幅下调单产的空间不大,而收获面积基本上已确定,因而大豆整体丰收前景不会改变。
USDA报告中估计的美国新年度大豆产量尽管不及市场预估,但仍较上一年度增加8%,意味着这个全球大豆主产国的大豆收获量将达到历史第三高。
**油脂价格反弹,阶段性底部浮现**
在大豆和豆粕价格上涨的同时,前期受累于供应压力而持续下跌的油脂类品种亦大幅反弹,标志着阶段性底部或已出现。
三大油脂期货--棕榈油、豆油和菜油周二的涨幅均超过2%,且都为连续第四日收高。其中棕榈油主力合约大涨3.34%,至每吨5,570元的三周高位。
高艳滨表示,在长时间的下跌后,之前供应和消费方面的利空因素基本被消化完毕,目前豆油等油脂从价位上已经具备一定投资价值。油脂期价的底部可能已经在过去一两周出现,也可能再试探一下,但再大幅创新低的可能性已不大,9-10月的节日备货需求可能成为多头炒作的重要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