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8月9日 - 面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和金融脱媒趋势,中国农村信用联社一边是存差资金规模逐渐扩大,另一边资产负债和资金管控上面临的挑战更大,近日,中国银监会发文要求农信社要做实涉农信贷主业,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两位消息人士透露,银监会已下发通知要求各银监局要把农信社的存差资金运用纳入监管的重点,对信贷投放力度不够、达不到监管要求的机构,要敦促加大涉农信贷投放,限制发展资金业务和对外投资,对法人机构监管评级较好、内控管理水平较高的,支持其自主参与金融市场和开展创新。对内控管理能力不足的,要求其存差资金要以低风险业务为主。
“银监会要求农信社要确保负债来源与资金运用能力相匹配,扭转过去不计成本、不顾运用盲目吸收存款的粗放发展模式。”一位消息人士称。
他并表示,银监会要求各省农信社都要规范运用存差资金,此外还要求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宁夏黄河、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也要遵从上述意见,并要求各地银监局引导这些机构的信贷投放和资金业务、投资业务、存放同业的关系。
另一位消息人士并表示,银监会还要求上述农村金融机构要严格遵守资金市场交易规则,确保所有业务均要有制度办法覆盖;健全决策、交易、资金划转的前中后台分离,并要控制风险敞口总量,设定交易限额,控制资金业务杠杆率。
“银监会要求我们要加强资本约束、不能盲目追求收益,不顾风险的投资交易行为,这确实是给各家农信社的资金业务又敲了警钟。”上述人士称。
路透亦了解到,已有中西部省市银监局下发文件要求辖内农信社,若监管评级3级以下的存差资金应以低风险业务为主,原则上不得购买国债、金融债等低风险资产以外的其他所有企业债、理财、信托等产品。
全国农信社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共约2,300家,其中农信社1,858家、农商行247家、农合行173家。各省市级农信社平均贷存比约在60%-70%之间,多数农信社贷存比不到50%。农信社面临最大挑战是如何实现资金的有效运用及业绩。
而随着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已成为银监会监管风险排查的重点。2011年6月,银监会下发文件要求农信社加强票据业务监管,并叫停了商业银行与农信社通过转贴现卖断并买入返售的方式来逃避信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