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小麦或迎来新的上涨机会
进入7月以后,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陆续停止,粮库的轮换任务也已基本完成,虽然部分地区芽麦也纳入了保护价范围收购,但市场反应相对平淡。由于目前新麦价格处于高位,且各市场主体前期收购了部分库存,观望心态增强,购销活跃度降低。小麦集中收购的高峰期已经基本结束。截至7月底,9月交货的美国2 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70.1美元/吨,合人民币1668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314元/吨,较去年同期下跌572元/吨;相比之下,江苏2013年产普通小麦南方销区到港价为2510-2530元/吨。小麦内外价差的持续拉大,使得国内近期小麦进口数量明显增加。目前小麦价格已经处于高位,加之各收购主体均掌握了一定的粮源,且受资金、仓容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价收购的意愿已经减弱,短期内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将以平稳区间窄幅波动为主,麦市购销仍将保持平稳。后期进入9月份之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再加上双节效应的拉动,面粉消费将会逐步好转,小麦市场或在此期间迎来新的上涨机会。
预计油脂后市或将震荡下行
近几年全球植物油呈现宽松走势,而且宽松程度不断增加。USDA7月报告将2013/14年度全球植物油期末库存从1989万吨上调至2056万吨,因全球主要油脂豆油、棕榈油和菜油的供应量均出现增加,远超过消费增加的速度。受此影响,2013/14年度全球植物油库存消费比为12.67%,为2000年以来最高。目前,马来西亚进入增产周期,虽然市场预期7月份增产幅度不及初步预估,但产量提高仍会增加棕榈油供应。同时,大豆新作预期丰产,大豆供应增加将提高豆油供应,这将进一步提高全球食用油供应,油脂市场弱势局面难改。总体来看,油脂市场或将继续维持底部徘徊。进入8月份以后,美作物产区的天气情况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具体分品种看,豆油方面,受抛储传闻打压,国际大豆价格下跌拖累,加之天气利好新作美豆生长,预计后期豆油市场将弱势局面。菜油方面,虽然菜油现货市场在上半年持续走低,但偏低的价格水准并未唤起终端成交的好转,同时在豆油及棕榈油大势偏空格局影响下,预计菜油期现市场的颓势还将延续。棕榈油方面,当前棕榈油主产国已进入增产期,且东南亚国家需求将下降,主产国库存预计将重新趋于增加,国内港口棕油库存仍处于较高位,其他油脂品种供应也充裕,预计后市或将震荡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