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高温天气,有空调吹、有书读的南京图书馆,成了不少市民纳凉的好去处。高峰时,一天有几万人涌到这里。可是,这人一多,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就出现了。8月5日,一位网友就晒出了自己遇到的一件奇葩事:有人在图书馆公共区域吃饭时,还喝上了啤酒。饭后,餐余垃圾、酒瓶就摆在桌上,非常扎眼(据8月7日《现代快报》)。
今夏少有的连续高温,让蹭空调一族的队伍不断扩大,有地铁的城市,候车室甚至地铁车厢成了好去处,像我们这些二三线没有地铁的城市,超市、银行、图书馆等凡是有空调的公共场所,几乎被蹭凉族占据,日前下午,笔者倒一银行大厅办业务,大厅上百个侯号座位座无虚席,本以为都是侯号办业务的客户,但随后才发现大多是来蹭凉的,有老有少,座位坐不下,有人干脆就席地而坐,结果反倒是我们这些来办业务的客户不得不“打站票”,大人吵吵小孩闹,虽说无怨言,但着实也有些“不爽”。
在公共场所或经营性的营业大厅蹭凉,着实有很多好处,人多不寂寞,有些场所还有无线网,从媒体报道中也不乏看到有不少人在蹭凉的同时,还能捧着笔记本或手机欣赏节目,有人干脆连充电器都一并用上,还有的携家带口,凉席被单都一并带上,显然是把蹭凉当成了纳凉,把人家的营业大厅当成了自家的卧室甚至餐厅,像南京这家图书馆的蹭空调族,免费蹭凉还不算,还在这“书香圣地”大吃大喝,推杯换盏,临了还把垃圾留给人家打扫,这类蹭凉族不只是不文明、让人心生反感,甚至还会酿成矛盾纠纷。
实际上,无论是到超市、银行、地铁还是报道中的图书馆等场所蹭凉,说是公共场所,但并非“公益场所”,空调送出的每一股凉风,都是以电费的形式计入企业经营成本,也就是说,提供给市民群众的“蹭凉”完全是企业和商家奉献,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企业商家奉献的爱心,让蹭凉是“人情”,不让蹭凉是本分,而从很多媒体报道情况来看,几乎所有场所市民的蹭凉,所在企业商家都没有予以拒绝,这也说明面对今年罕见的连续高温,这些备有大功率降温设备的企业单位都为市民蹭凉做出“牺牲”,委实值得赞誉。反观我们的蹭空调一族,某些人的表现确实让人不敢恭维,本来,有些人蹭凉是迫于家中没有空调,而有些人蹭凉则完全是为了节省自己的电费,蹭凉再不注意文明,甚至给人家造成麻烦,则就更有些损人利已了。
其实,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蹭凉,都应当在蹭的同时释放出自身的文明,这不仅是对提供纳凉场所企业商家的尊重,更是自身文明素质的一种体现,尤其是在某些经营性场所或营业大厅蹭凉,更不应妨碍人家正常的营业和各种业务工作,保持文明蹭凉,尽量少给人家增添除纳凉之外的任何麻烦,以文明的蹭凉作为对人家企业奉献清凉的一种回报,营造出和谐温馨的纳凉环境,心中更清爽。眼下已过立秋,但从气象预报来看,“秋老虎”已经做好准备,高温注定还要做最后的“疯狂”,蹭凉还将继续,释放今夏蹭凉的文明,或许明年的盛夏到处都有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