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鹰嘴豆成功
7月16日,王月侠带着李金福、张占典、王庆山、郑贵文、巴特交5名种植大户和记者一起驱车来到乌赞乡境内的旱田地里。
千亩种粮大户郑贵文说,他最初也在这里种过地,王月侠承包的这块土地亩租金仅有80元,是最贫瘠的土地,没有想到鹰嘴豆生长得这么好,比豌豆的产量还要高。
看到王月侠种的300亩鹰嘴豆颗粒饱满,同来的种植大户都说,看来鹰嘴豆也适合贫瘠的土地。
王月侠介绍说,鹰嘴豆系灌木丛类植物,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糖尿病、高血压和肾虚体弱者理想的食品。消息灵通的她听说县农业局去年在木斯乡、加哈乌拉斯台乡小批量种植成功后,今年初,她从昌吉州木垒县引种,开始大面积种植鹰嘴豆。所产鹰嘴豆全部由新疆昌粮集团收购。王月侠说,每亩总成本260元,按旱田亩产量200公斤、每公斤售价7元计算,一亩地纯收入也在1000元以上。
从养殖走向代购
说起王月侠,尼勒克县从事化肥销售的人、需要化肥和种子的农户,对她都有一定了解。
1996年,王月侠还在家里带孩子,当时全家4口人只有7亩地。为了贴补家用,她养了99只鹅,卖给霍城县的鹅老板,挣了2970元。
一年才挣两三千元,显然不够家里的开支。细心的她发现,加哈乌拉斯台乡地处偏僻,代购农副产品的生意显然好做,就萌生了从事农副产品代购的想法。她离开家门外出找客商,按每公斤1分钱的代购费与客商协议好,一天就挣了340元。
王月侠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不但喜欢和人闲聊,而且人善良,有亲和力。去年8月的一天,她来到乌赞乡什布克其村收购农副产品,得知村民乔石因生活拮据,不让考上海南大学的孩子乔金海读大学,当即答应资助部分学费。她先到民政部门帮乔金海申请到4000元的助学金,并将自己的2000元一并送到乔石夫妇的手上。
从中介走向实体农资销售
王月侠讲信用,手上积累的客户越来越多。有一次,她带的钱只有4万元,有老板要她收购大麦,有多少要多少。当她来到昭苏县时,发现待收购的大麦特别多,4万元钱远远不够。王月侠就坐在宾馆里打电话借钱,让一个朋友替她去收大麦装车。当大麦装好6辆车时,她筹的货款也全部到账,当天她挣了2万多元。
王月侠也上过当、受过骗。那是一个比她大十几岁的女人,让她购进3车近百吨的玉米,谈好每公斤价格1.75元∩是,当她把货按要求拉至那位女老板跟前,女老板却以水分含量高为由,不由分说全部倒进烘干塔,连让她察看水分含量和拉走货物的机会都没给,最后按每公斤1.43元结账,使她亏了万元。从那以后,她在多浪农场承包了一个烘干塔,再也没有上过类似的当。
2007年,王月侠从朋友那里打听到,化肥、种子的农资生意好做。她对农民的需求也特别了解,就主动找到了农四师兵团农资公司,将1万元交给农资公司做保证金,按公司要求在县域内组织乡村两级销售网络,从业人员十几人。公司给她赊销农资,使她的农佳乐农资销售店货品充裕。
今年,王月侠在城乡结合部购买了一块宅基地,投资四五十万元盖起了200多平方米的小二楼,走向富裕生活的她希望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