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两路口急救中心通往血库的体育路上,有着10个门面的大排档旗舰“杜老五夜啤酒”很出名,它也是在重庆发家较早、经营时间较长、规模较大、最为知名的大排档。不过,已经开始接手生意的杜老五之子杜德强透露,或许是受消费力水平下降的影响,重庆夜啤酒生意整体呈下滑态势。
夜啤酒的生意如何?
相比去年,入座率少了很多
身为90后的杜德强,从18岁开始帮着父母打理杜老五大排档以来,今年已是第5个年头。现在,店面80%的材料都是由他进货,而每天下午2点半起床后,他几乎就要参与购菜、守店的全过程,一直到次日凌晨2-3点钟入睡。他坦言,虽然逐渐习惯黑白颠倒的日子,但熬夜也让他发福体重从原来的110斤狂飙到160斤。
7月31日晚上8点半,杜老五夜啤酒已开门营业了3个小时,但10家门面的60张餐桌,入座率不足1/3,与去年“没坐满就是生意差”相比,明显萧条不少。每天都观察着这条街人来人往的杜德强总结称,体育路的人流量明显减少了;反映到杜老五夜啤酒每天的营业数据上就是,从去年最高一天的170单下降到今年最高仅100单;去年平均每天120单到今年平均每天60单。
类似的情况,也反映在血库旁的另一家主要经营串串香的大排档身上。由于该串串香的经营者与杜家是亲戚关系,杜德强很了解今年对方经营的实情:去年桌子全部坐满后,光是排号等待的最多都能达到160桌,而今年最多的只有几十桌。
“应该是整体消费力在下降。”去过科园四路、大黄路等同为夜宵大排档聚集地考察过的杜德强,得出这样的结论。
最大的开销是什么?
多数开支趋稳,人工成本增高
杜老五夜啤酒一年能挣多少?平均每月呢?面对记者这样的提问,杜德强并没有避讳:“去年一年的营业额在120万左右。”不过,如果除开原材料和配料的进价,再除开门面租金、人工工资、水电等费用,纯利润不到50万元。
此外,由于夜啤酒特色菜具有相当大的季节性,夏季一般是旺季,而一到冬季就是火锅、烤鱼、汤锅之类的天下,所以这不足50万元纯利,70%—80%是作为旺季的夏季贡献的。由此可见,按去年6—9月的夏季时间,杜老五夜啤酒的纯利总额在35万元左右。但以今年夜宵大排档的行情,能达到30万元就不错了。
杜德强用同比的方式对自家生意的开支作了解释:蔬菜肉类及原材料采购,随市场行情略有涨跌,幅度不大;门面租用费,一年要花20多万;水电气费也相对稳定,每月所有门面总计,最高1万多元。
最大的开销、也是每年都在猛涨的,还是人工工资。说到这个话题,杜德强不由得叹了口气:“这年头,要找到一个好的工人,难!”像他们这样的大排档店,从傍晚5点营业至凌晨3点打烊,要坚持10个小时,熬夜、累、伤身体等特征,使得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前来,即使来了也做不长久,所以现在大排档里,大多是中年妇女。
知名夜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