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7月30日 - 中国社会科学院周二发布2013年城市蓝皮书称,考虑到城镇化战略转型,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料达60%左右。而估算结果表明,到2020年前和2030年前全国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3.0亿和3.9亿。
蓝皮书称,未来中国需要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既需要包括现有常住在城镇但还没有完全实现市民化的存量人口,也包括未来随着城镇化推进新增加的农业专业人口。
“从全国看,可以考虑力争用15-20年时间,从根本上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分阶段稳步推进市民化进程,实现有质量的健康城镇化目标。”蓝皮书称。
城市蓝皮书测算,目前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7.6万元、10.4万元和10.6万元。全国人均公共成本中,需要短期内集中投入的约2.6万元,长期投入的每年约2,400元。个人成本约为人均每年1.8万元,另外还需要集中支付一笔购房成本,约为人均10.1万元。
从政府的财政指出角度看,报告提出到2025年前基本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按每年2,500万人(包括1,400多万存量和1,100多万增量)、每人按人均一次性公共投入2.6万元计算,每年政府财政需要负担大约6,500亿元,占201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的5.5%,应在政府财政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蓝皮书并估计,2012年时中国真实的完全城镇化率只有42.2%,较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10.4个百分点。
以下是蓝皮书对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预测:
时间点 城镇化率 城镇人口 进程
2020年 60%左右 约8.4亿 进入中级城市型社会
2030年 68%左右 >9.5亿
2033年前后 70% 结束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中级阶段
、进入到城镇化缓慢推进的后期
阶段
2040年 75%左右 约10.3亿 整体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