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段连民为了把《国防生》卖到全国各电视台,四年来他走遍了全国,已记不清遭受了多少冷遇与辛酸,结果是没有一家电视台要他的作品,直到7月24日,青海卫视决定在黄金时间播出该剧,他艰难的“上星”路,才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与现实中在电视台遭到的冷遇不同,这部剧在网上却播得异常的火,曾一度位于风行网电视剧排行榜首位,在年轻人中,这部军旅剧有着不一般的口碑,众多的粉丝自发设立了微博和贴吧,宣传这部青春军旅剧,但这一切多数电视台仍是视而不见。
这到底又是一部什么样的主旋律剧,竟然让网上的年轻人如此迷恋?这种迷恋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每一个人,现实中的90后并非全是李某某,很多年轻人正自发地宏扬着社会正气。
台湾大学生迷恋大陆军旅剧
在风行网上,《国防生》曾以9.6分夺得国内剧“评分最高”、军旅剧“评分最高”和“最受欢迎”三项第一,与《亮剑》、《士兵突击》和《我是特种兵》等剧目在一个行列。即便现在,这部青春军旅剧依然排在正在热播的《精忠岳飞》和《画皮之真爱无悔》后面,在热播榜上排名第三。
中宣部一个审片子的专家为此写了一篇内参,称“这是我们看过最干净的一个电视剧,里面的爱情很青涩和美好,爱情干净得像纯净水一样。”
1987年出生的高婉婷三年前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目前在一家公司从事文字工作,她告诉记者,她至少看了三十遍《国防生》,“现在即便是背对着电视,光是听台词,就知道是哪一集哪一个人物说的。” 高婉婷在今年成为《国防生》两个QQ群的版主,里面的网友就有1000多人。在她看来,《国防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你没有上过大学,那么看了之后会激起你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如果你上过大学,那么会让你想起大学中发生过的那些青春往事。”
在她的群中,一位台湾的网友“啤酒小蓝”在留言中感慨:真想来看看拍摄《国防生》的地方。
而另一位来自台湾的网友“杨亮轩”的留言给高婉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写道:休假三天,闲在家中看很多朋友津津乐道大举鉴赏的大陆军营剧《国防生》,很感动,台湾军旅剧《新兵日记》播出时,在台湾掀起了收视热潮,而比较《国防生》,《新兵日记》就显得太小气了。
他还俏皮地写道:我对“共军”的了解大多是在老电影中,没想到现实中他们是如此的坚持和可爱!
据《国防生》新浪大“V”认证的“国防生”微博博主李蕊男介绍,目前,《国防生》粉丝高达上万人。1991年出生的李蕊男大学刚毕业,在北京一家私企工作,她说,在群中,香港和台湾网友比例非常高,全都是不折不扣的“生粉”。她告诉记者,刚上大学时很叛逆,“跟片中苏寒的性格很像。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部电视剧我至少看了20遍。”此后,她突然受到启发,觉得“青春不能浪费”,“从班长开始干起,一直做到学生会副主席,《国防生》告诉我们这些90后的孩子,自己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目标去奋斗。”
台湾《新兵日记》的一位女演员在网上不解地问导演段连民,“你们大陆不是最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和政治工作的吗,这个电视剧为什么就看不到呢?”
还有一个高三老师,在马上要高考的情况下,还每晚给学生们放一集,“虽然耽误了你们45分钟,但是却可能会影响你们一生。”更有一个国防生的辅导员跟段连民说,“得有三分之一的国防生是看了你的电视剧后才报考的。”最搞笑的是一个福建的卡拉OK老板,专门组织服务员看这部戏,看完后要求集体写观后感,专门学习励志精神。
对于《国防生》在网上的红火,高婉婷说,看这部剧会“激起对誓言和信仰的坚持,也是我们80后和90后的一个宣誓,虽然我们曾经有过不服管的校园往事,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一样可以站出来,抛洒自己的热血。”段连民说,这些版主大多是在校的学生,“他们常鼓励我说,导演你一定要坚持住,只要你坚持住,我们一定不会离开你。”
《国防生》没有电视台要网上却意外火爆
“《国防生》是被粉丝抬进卫视的。”
提起已经过去的1000多个夜晚,这位就职于海政电视艺术中心,有着27年兵龄的东北汉子也不禁连连摇头苦笑,他感谢网上粉丝对这部剧的不离不弃,与现实中电视台的冷漠相比,他感慨万千,“我当了这么多年兵,从来没有流过泪,但拍这部电视剧,真的是对我打击太大,一般人早就扛不住了,这比打仗还难!”
决定接拍《国防生》,跟段连民的经历分不开,他毕业于大连陆军学院,对军人大学生有独特情感。但此后,这部电视剧却让初次当导演的他卷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之中。
拍摄之初,由两家公司投资780万,但等段连民将剧组100多号人拉到了江西时,其中一家公司突然撤资,剧组面临着解散。几经筹措周转,《国防生》才得以开拍,但缺钱的问题一直没得到根本解决。最终在这部电视剧身上,段连民个人投进去的钱,加上这几年的利息,和制作发行费用已超过了1000万。片子卖不出去,为了还债,段连民又重拾以前干晚会的老本行,在海南做了很多晚会,赚了钱后,先把利息还上,在闲暇之余,他还在继续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让这部戏能够“上星”播出。
跟《士兵突击》当年的状况相似,因为演员中没有腕儿,要到各卫视“上星”几乎不可能。为了发行这部剧,全国所有的电视台段连民都跑遍了,“连西藏都去过,但是没有一家电视台要。”
他回忆,只有湖北电视台评分不错,打了一个8.5分,然后他们就交到了一家咨询评估公司,结果评估公司的结论是:不建议购买。原因一是演员不知名,没有腕儿,没有眼缘;其次是题材相对偏窄。
这个评价几乎跟段连民在全国所有电视台遇到的都一样,他开玩笑说,“电视台的所有购片部主任全部是一个师傅培训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