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今天上午,朝阳法院审理了一起离奇的诉讼案。倪氏兄弟请客吃饭,席间闹事打人。待对方回来寻仇时,兄弟俩已经离开,结果当天接受请客的朋友李某成为打击报复的对象,命丧当场。杀人者被二中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如今,李某的妻女将倪氏兄弟告上法院,认为李某的死亡是因倪氏兄弟寻衅滋事引发,因此向倪氏兄弟索赔40余万,同时要求当面赔礼道歉。
对方寻仇惹事人走了
朋友被打死
从坐上法庭的一刻起,死者的妻子孟女士就一直在抹眼泪。孟女士诉称,2012年9月2日,被告倪氏兄弟邀请她的丈夫李某和另外一个朋友一起吃饭,在一个烧烤摊前,酒过三巡的倪氏兄弟与邻桌外号“河北三儿”的李亚民发生口角,哥儿俩将李亚民追打出老远,后又回到饭桌继续吃饭。
倪氏兄弟后被家人拉回家。李亚民纠集多人持棍棒、板凳等物返回寻仇。结果还在原地吃饭的李某二人成为报复的对象,造成李某颅脑损伤死亡。另外一名朋友也被打伤。
上午,倪氏兄弟同时坐上了被告席。据弟弟倪士君讲,死者李某是哥哥倪士江的发小。当晚,4人一块吃的晚饭,之后遛弯到一烤串店门口喝啤酒。
倪士君称,喝酒期间他们碰见了住在附近的郭某。两人平时“拉黑活儿”时就有小矛盾,于是开始对骂,期间不知是谁碰了酒瓶子,惹怒了给郭某出头的李亚民,于是双方发生了肢体冲突。李亚民被他们打跑时留下句狠话:“你们等着!”
于是,倪氏兄弟将椅子冲着李亚民等人离开的方向,坐等他们回来,结果等了十多分钟,也没见人来。倪士君说,由于打架时李某并未参与,跟他们也没什么关系,所以当时他还劝李某两个人先回,但李某没有理会。
后来,倪氏兄弟的外甥女开车经过,将两人拉回家。回家后,他们接到电话,才知道出事了。
伤人者被判无期
法院判赔6万8
“我们家那口子不会打架,不会骂人,从小就没跟人红过脸。我就想问,你们俩走的时候为什么不拉他一块走?”听完倪氏兄弟的陈述,孟女士痛哭指责二人。孟女士说,他丈夫跟李亚民根本都不认识。
根据朝阳法院调取的二中院作出的刑事判决书,李亚民因犯故意伤害罪,被二中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时二中院判决李亚民等人连带赔偿死者妻女丧葬费、误工费、交通费、医疗费共计6.8万余元。
据悉,因不服法院判决的民事赔偿数额,孟女士作为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人已提起上诉。
倪氏兄弟是否应担责
成上午庭审焦点
今天上午,倪氏兄弟对李某的死亡是否应当承担责任,或者应承担多少责任,成为双方争论的焦点,也是此案审理的重点。
“李某为什么会死?首先没有两被告的无故寻衅滋事,李亚民不可能去伤害李某。李某死亡后,两被告从未感到愧疚,也未对家属表示慰问,甚至连葬礼都没有参加。”
李某家属聘请的律师认为,倪氏兄弟请人吃饭,就应当对李某的人身安全负有保障义务。李某和施害者李亚民没有任何关系,正是因为在串摊上倪氏兄弟无故辱骂闹事,挑起事端,才惹来对方寻仇报复,将怨气撒到了死者的身上。
原告律师认为,倪氏兄弟无故寻衅滋事导致李亚民报复的时候迁怒于死者,这是问题的关键。倪氏兄弟对事件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承担因为寻衅滋事所产生的过错责任。
但倪氏兄弟的代理律师却认为,生命权纠纷主要是侵权纠纷,李某的死亡和倪氏兄弟没有任何关系,实际致害人是李亚民,而李亚民也因此受到了刑事处罚,而且在刑事附带民事部分被判全额赔偿。
“侵权责任法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应当是直接侵权人。如果让共同喝酒的朋友来承担责任,那酒厂是不是因为造酒应当承担责任,警察是不是因为巡逻不到位也应该承担责任呢?”
被告律师称,即便倪氏兄弟应当承担寻衅滋事的责任也应当是对李亚民,而不是死者。
上午双方争论不休。在法庭调解时,倪氏兄弟表示同意出于人道主义每人补偿1万元,但不同意赔礼道歉。因死者家属不能接受,上午此案未有结果。
本报记者 张蕾 文并摄 J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