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湖北省各地粮价一路走低,种粮大户卖粮难

2013-07-26 13:272750
   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粮价持续下跌,农民急得跳脚。

  不止黄歇口镇,今年以来,全省各地粮价一路走低,每斤早稻市场价,16日,1.12元;17日,1.09元;20日,1.07元;22日,1.05元。

  原因何在,该如何减少风险?24日,记者采访了省粮食局和中储粮湖北分公司。

  省粮食局政策法规处处长王正元分析,目前,我国稻米价格远高于周边国家,国外低价大米大量进入我国,挤占我省稻米销售市场。据了解,越南等国大米到岸价1.6元/斤,卖到我省1.7-1.8元/斤,低于我省普通大米出厂价1.9-2.05元/斤。

  这几年,国家惠农政策大力支持,稻谷产量不断攀升,截至去年底,全国稻谷库存同比增加130亿斤,市场供大于求。受禽流感影响,今年上半年粮食消耗量下降。“人为惜售也难辞其咎。”王正元指出,国家为鼓励农民种粮,连续6年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市场收购价也年年走高,为卖高价,粮农往往“今年粮食明年卖”,往年确实尝到甜头,但今年形势大变,稻谷市场价格不涨反跌,以致粮农栽了跟头。

  据了解,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达到每斤1.32元,比2008年提高0.67元,6年间涨了92%。“粮价不可能无止境上涨,我们分析,明年国家有可能不会再提高最低收购价了。”王正元认为。“国家最低价收储要常储常新,只收新粮,不收陈粮,早稻收储时间为启动之日起至9月底,中晚稻收储时间为9月至12月底。”中储粮湖北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国家出台的中晚稻最低收购价为1.25元/斤,实际市场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最终没有启动预案。但遗憾的是,粮农没有及时出手,捂粮惜售,留下后患。”王正元建议,最好当年粮食当年卖。

  相关链接

  水稻第一镇受困卖粮难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祥修、吴文娟、通讯员万东方)有“全国水稻第一镇”之称的监利县黄歇口镇粮农向记者“吐苦水”:今年风调雨顺早稻获好年成,却因市场粮价大幅下跌增产不增收,卖粮难导致全镇“粮满为患”。他们亟盼国家保护价收购政策尽快落地。

  按国家政策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32元,但16日黄歇口镇新闸村5组种粮大户夏卫华按1.12元的市价贱卖早稻4.7万斤。夏卫华伤心地对记者说:“市场粮价一天天走低,国家保护价收购不见影子,我不得不亏本甩卖。不卖,又没地方堆放保存。”

  夏卫华种了970亩早稻,亩产量过千斤,由于卖粮难,他目前只收割了三分之一。夏卫华介绍,种粮大户要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加上农资价格与人力成本上升,按当前粮食市价,今年种粮铁定要亏本。

  黄歇口农村,农户房前屋后,空旷地带,到处是大大小小的谷堆粮垛。镇党委副书记吴先金介绍,全镇今年早稻种植面积达7万亩,占监利早稻面积的六分之一。与此同时,黄歇口籍2000多“种稻王”外出到其他乡镇、农场承包粮田达15万亩,粮食收割后近三成拉回镇内,囤积家中。

  镇长宋敦才说:往年,谷还在田里,就有人来收走了,今年尽管稻谷堆积如山,却少有粮商粮贩前来收购。镇内的20多家大米加工企业,其稻谷、大米库存总量有3500万公斤,已没有库容再收购早稻。

  当地干部群众呼吁,切实启动国家粮食保护价收购托市,制止粮价下跌,防范谷贱伤农重现。

(胡祥修、吴文娟、方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