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重庆啤酒发布重大事项提示性公告称,接到该公司股东嘉士伯啤酒厂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士伯香港”)关于部分要约收购事项进展情况的通知,目前商务部正在审核嘉士伯香港本次部分要约收购的申请文件,嘉士伯香港将在取得商务部相关核准后,将本次要约收购的申报材料报送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核。在酒类行业普遍走低的情况下,啤酒行业一枝独秀,重青记者调查发现,收购后的重庆啤酒净利润反而降低了20%。
并购导致净利润降低20%
重青记者发现,青岛啤酒今年一季度的营业成本,分别从上年一季度的34亿元,增加到37亿元,增幅超过9%;燕京啤酒从17亿元增加到了18.7亿元,增幅与青啤相当。
作为重庆本地品牌的重庆啤酒,其营业成本却由去年一季度的3亿元,增至今年第一季度的4亿元,同比增幅率达到了31%。这是导致其利润下降20%的主要原因。
重庆啤酒财报显示,重庆啤酒今年一季度的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8%,占总成本的最大份额。重青记者发现,导致上述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嘉士伯庞大的银行资金流入企业,相应的收购费用由2012年一季度的1390万元,增加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的2200万元,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手续费和利息费用,随着报表合并源源流出账户,一季度的利润也由上年3600万元,跌至本年报告期的2800万元,同比下降20%。
与青啤等品牌还有2%的差距
重青记者从国内啤酒巨头企业披露的财报上看到,今年第一季度,青岛啤酒净利润率为7.73%,燕京啤酒净利润率为1.6%,重庆啤酒净利润率为5.75%,华润雪花的净利润率为3%。
青岛啤酒利润率高的原因,在于其青岛纯生、易拉罐、奥古特等高端产品的溢价能力远远高于普通啤酒。
近年来,青岛啤酒推出了三款高端产品:青岛啤酒黑啤、1903铝瓶以及“鸿运当头”。500毫升的黑啤每瓶的售价达到了17元人民币,“鸿运当头”售价高达29元。而重庆啤酒各品类,大多为中低端产品,售价在3元左右,嘉士伯授权的“乐堡”,算是中高端产品,其500毫升的售价,也仅在5元左右。这与青啤的产品价格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青岛啤酒还通过在华东和华南等地跑马圈地,持续扩张,不断加大市场布局,通过更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来降低制造和物流等成本,以提升利润率。目前,青岛啤酒在江西九江项目总体进度已完成85%,预计9月将投产。哈尔滨、洛阳等地也将陆续投产。
啤酒行业人士称,一旦青岛啤酒的盈利能力继续得到提升,不排除青啤加大重庆市场的进攻力度,重庆啤酒虽然已被全球啤酒巨头嘉士伯收购,能否抗衡青啤等国内巨头的竞争,还有待观察。
啤酒巨头扩张仍在继续
目前,全国啤酒市场已经形成了青岛啤酒、华润雪花啤酒、燕京啤酒、嘉士伯啤酒等四大啤酒厂商一分天下的局面,除了青岛啤酒外,其他各大啤酒巨头的扩张仍然在继续。
7月19日,华润雪花啤酒商丘公司的26万千升项目投产,这家工厂由华润集团总投资5.16亿元,在河南商丘睢阳区产业集聚区兴建,预计年销售收入达4.2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从业人员2000人。
今年1至6月,华润集团营业额达到1756亿元,同比增长20%;利润总额161亿元,同比上升41%。尽管华润集团掌门人被实名举报,华润的快速扩张也受到市场的质疑,但在华润集团内部,快速扩张仍然是其啤酒布局的关键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