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稻米的主要生产国主要集中在亚洲,泰国和越南则是世界大米的主要出口国。据美国农业部资料显示,泰国大米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因此,目前国际大米市场上则更关注的便是泰国和越南大米。进入6月份,随着新稻进入收获期,越南将在下月恢复出口等因素影响,加上泰铢不断贬值,泰国大米出现回落。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米价将逐步回落,具体分析如下:
新季稻登场,国际市场大米供应量将有所增加
今年5月,美国已批准日本将囤积的150万吨进口自美国的高级大米向国际市场投放,以抑制米价的继续上涨。在此之前,美国政府一直以保护国内农民利益为名禁止日本出口从该国进口的大米。该项限制令解除后,预计约有150万吨的美国大米将会从日本的粮仓中得到释放,国际市场的供应量也将因此有所改善。其次,越南政府已将今年前三季度的大米出口目标从原定的350万吨上调到400万吨。据悉,越南国内新稻收获上市,稻米供应将得到较明显改善,加之政府宣布将于七月份恢复大米出口,这将大大改善目前国际市场的出口供应。第三,泰国政府计划出售多达110万吨的大米库存。旨在新收稻米腾出贮存空间。这可能进一步提高出口供应,对眼下持续高位运行的大米价格造成一定的回调;第四,印度将根据本国大米生产情况考虑放开对非洲国家的大米出口。据相关国际机构分析认为,印度总共会向非洲和孟加拉国、尼泊尔等邻近的最不发达国家出口约200万吨大米。这一举措也将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国家持续高涨的粮食价格。
国际米价疯狂上涨造成的市场恐慌心理已渐消退
前期国际大米价格一路飙升,各大米出口国相继采取措施来限制本国大米出口,引发了国际市场上对大米的恐慌抢购心理,进一步刺激了国际米价的疯狂上涨。随着国际大米价格高位企稳,国际买家的采购热情也相继减弱,多数买家离场观望。目前国际大米市场上不少有买家询价,买家均在等待新稻上市之后,国际米价的进一步回落。
国际稻米产量增加,市场供应状况或将有所改善
据美国农业部5月份发布的2008/09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测值为4.32亿吨,较2007/08年度增长500万吨。全球大米消费预计达创纪录的4.28亿吨,较上年增长360万吨。2008/09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预计比上年增长5%,达到8200万吨,这将是2002/03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库存与用量比值预计为19.3%,高于上年的18.5%,也是2003/04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2008/09年度全球大米出口量预计与2007/08年度持平,约为2700万吨,但是比2006/07年度减少340万吨。另据美国农业部最新发布6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08/09年度全球大米产量、用量和库存数据较上月下调,而贸易商数据基本保持不变。全球大米产量数据下调了60万吨,主要原因是缅甸产量数据下调。2008/09年度缅甸大米产量数据下调了60万吨,为940万吨,原因是播种面积下降以及五月初的飓风影响稻米平均单产。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8150万吨,比上月下调了110万吨,但是比上个年度高出400万吨。
综合分析,虽然全球低粮价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随着亚洲稻米主产区开始收获主季稻,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供应将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而目前仍持续高企的大米价格显然对多数国际买家没有多大吸引力,伴随着美元对泰铢和越南盾的探底强,国际米价高位回落也属市场预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