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7月24日 - 中国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周二发布报告称,企业税费负担较重压缩盈利空间,导致运营风险较高。并建议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比如适度提高附加值较高产品出口退税率。
财政部官方网站周二刊发的这份名为《经济建设司:2013年上半年产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建议》的报告称,当前中国企业税费负担较重,综合考虑税收、政府性基金、各项收费和社保金等项目后的税负高达40%左右,超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为此报告建议,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加快取消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稳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逐步消除重复征税;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加强对过桥过路费的清理整顿。
“针对船舶、纺织等主要的外向型产业,在人民币升值较快的情况下,通过适度提高附加值较高产品出口退税率,以削弱给产业带来的负面冲击。”报告称。
报告并建议,深化财税改革和要素价格改革。深化财税改革,逐步完善消费税制度,将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及污染的产品纳入征税范围,推进资源税、环保税费改革。稳步推进土地、重要矿产和能源资源等要素价格改革,研究完善差别电价、惩罚性水价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政策,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设备加速折旧等项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先进设备投入。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并认为,现行体制机制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资源、能源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滞后,由政府控制定价权的生产要素大部分价格严重偏低,这不仅助长了中国制造业过度重视低成本出口战略而忽视创新,而且造成国内生产模式扭曲,社会资金更多地流向制造业,制造业产能过剩压力过大。
且现行中央与地方关系格局下,地方政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国产业结构的“过度重型化、服务业滞后”的格局。
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6%,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认为,上半年中国产业经济运行平稳,增速仍保持在预期范围之内。但是,部分行业特别是产能严重过剩产业尚未摆脱下行压力,企业盈利状况继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