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寻踪,捕捉古建筑之美。7月15日,“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寻踪营造学社之路” 颁奖典礼在北京隆重举行。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作者代表,更备受关注的是,雪花“古建筑影像大使”也正式诞生。未来五年,“古建筑影像大使”将获赠专业顶级高端相机使用权,与雪花啤酒共同致力于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大众普及传播。至此,第五届“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完美收官。
寻踪营造学社
诞生雪花“古建筑影像大使”
本届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自2013年1月中旬启动,至5月初截稿,共计120万人参赛,参赛作品高达200多万幅,创下中国摄影比赛的规模之最,其中四川分赛区也贡献了超过30万幅优秀作品。大赛设有“寻踪营造学社奖”和“古都·传承奖”,最终有100名参赛者脱颖而出,分获前三等奖。其中来自广东佛山的摄影师罗品禧,在参加6月中下旬的“寻踪营造学社之路”外拍活动中,荣获雪花“古建筑影像大使”。他的作品体现了古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融合,每一张照片都十分精致,也体现着作者的心声:让更多的人爱上古建筑,关注古建筑,了解古建筑,传承古建筑。未来五年,“古建筑影像大使”将获赠专业顶级高端相机使用权,与雪花啤酒共同致力于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大众普及传播。
展现中国原生文化
是雪花的企业社会责任
作为中国成长最快、连续七年销量第一的啤酒品牌,雪花啤酒连续多年持续从事并支持着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著名建筑专家梁思成曾说:“中国建筑(601668,股吧)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在同样独具个性的雪花看来,从实地调研到精神传承上关注并保护这些人类公共遗产,才是他们极具创新的品牌个性。
亲临颁奖现场的中国文物学会常务理事、梁思成先生的后人梁鉴先生,对雪花啤酒多年来普及与传承中国古建筑文化,给予了极高评价。
“将现代摄影生活方式与中国经典原生文化相结合,更直观地感受中国古建筑的独特文化魅力,这是雪花纯生连续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去举办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的初衷之一。用智慧和情感展示中国古建筑、展现中国原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性格,并把这种中国经典原生文化普及并传承下去,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雪花的一点努力和行动。” 华润雪花啤酒营销中心总经理曾申平表示。
专家解读>>>
对古建文化传承意义深远
一座古建筑,一部历史书。
今年的“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在全国各地举行了数十场外拍活动,涵盖了西安古城墙、广州碉楼群、安徽九华山、贵阳千户苗寨、厦门闽南红砖建筑群等各地极具特色的古建筑,让更多人感受到现代摄影生活方式与中国原生文化相融合的亲切与力量。活动主办方华润雪花啤酒表示,外拍活动选择的都是一些形貌形态保存相对完整的古建筑景观,但不太为当代人所熟知,所以希望通过摄影大赛的镜头,让它们走进更多人的视野。
此次活动除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参与外,更受到了清华大学教授楼庆西、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文物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王贵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家贾珺和纽约摄影学院中国学员班特聘教授林铭述的热情参与和高度评价。
来自清华大学的建筑学专家贾珺老师认为:“无论是古道西风的塞北,还是杏花春雨的江南,中华大地到处隐藏着古建筑瑰宝,需要我们去悉心体会。这次"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几十个地方组织外拍活动,广大摄友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用手中的镜头捕捉中国古建筑之美,创作出很多精美的图片,对于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具有深远意义。”
纽约摄影学院的王效海老师认为,华润雪花的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更强调全方位地呈现古建特征,以多元化的角度关注古建与人、与环境、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将更好地理解古建筑的文化价值和内涵。
对于华润雪花一直致力于传播的“古建筑传承与普及”这个理念,清华大学楼庆西教授这位与华润雪花合作编撰《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五书》的中国建筑学界泰斗认为:“古建筑不仅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无声历史载体。众多古建筑具有历史的、艺术的、科学的文物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间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值得倍加珍视和传承。”而对于华润雪花对中国古建筑的普及与传承所做的种种努力,他认为“这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四川两名摄影者共赴“寻踪营造学社之路”
第五届“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总共展开了数十场全国外拍活动,四川赛区外拍活动则在广元昭化古城举行,其中脱颖而出的两名优胜者与全国百余名优胜者一起共同踏上了“寻踪营造学社”外拍征程,重走以梁思成、林徽因等建筑大师为代表的寻踪营造学社之路。
4月19日,“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四川地区外拍活动的30余名参赛者汇聚成都。当晚,这些摄影爱好者聆听了国学家、词赋家张昌余老师对近作《昭化古今赋》的讲解,也分享了四川女摄影家协会副会长迟阿娟的古建筑摄影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对昭化古镇的了解,还领悟了许多拍摄技巧。古镇南北门、老城墙、考栅、古镇小街、民居……4月20日,摄影爱好者一行前往昭化古城,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古建筑摄影作品。
6月15日,从昭化古城拍摄中产生的四川赛区两名优胜者,与来自全国各地百余名摄影高手齐聚四川宜宾李庄古镇,开启雪花纯生“寻踪营造学社”之路大型外拍征程,重走梁思成、林徽因的探寻古建之路。在之后的15天里,摄影高手沿川滇地区一路前行,从中国建筑文化薪火相传的四川李庄,到精美华丽、工艺精湛的昭通龙氏家祠;从历史悠久的大理古镇,到代表塔楼建筑至高成就的崇圣寺三塔;从保存最为完好的丽江古城,到藏式民居建筑群极具特色的香格里拉……作为2013年“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的收官之作,“寻踪营造学社”除了追寻建筑大师的足迹,还将当年营造学社因为条件所限没能考察的古建筑(南诏文化发源地巍山古城、藏式民居建筑群香格里拉)纳入考察范围。每一处古建筑,都通过雪花纯生拍摄队伍的镜头向世人展现其最鲜活的艺术姿态和文化魅力。寻踪之路全程逾2000公里,丰富的古建筑摄影题材及专家讲解,或可成为继营造学社之后最详实的川滇古建筑考察实录。
手记>>>
雪花啤酒与古建筑摄影
营造学社成立于1930年,以朱启钤、梁思成、林徽因、罗哲文等精英为代表,群贤汇聚。中国营造学社以中国古建筑为主要研究对象,其名称中的营造二字取自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一书,该书为中国最早的关于建筑规制与技术的专业书籍,在这部书之后营造二字就专指中国传统建筑及其建筑技法和规范。1939年,自“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发出起,同济大学等十多所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劳干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
时隔83年,华润雪花重走以梁思成、林徽因等建筑大师为代表的营造学社寻踪之路,意义非常。
事实上,华润雪花与中国古建筑的结缘远不止于此。
早在2008年,华润雪花就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签订合作,不断推进“普及与传承中国古建筑”的公益活动。时至今日,不仅举办了五届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还编撰出版了《民居五书》、《古都五书》等古建筑系列丛书(还有2013年即将面世的《园林五书》),并历时三年拍摄了《中国古建筑》大型纪录片。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楼庆西教授眼中,“古建筑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们间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的百科全书”。华润雪花所倡导的古建筑文化普及,则是用眼睛、镜头、文字、影像,用一切感知方式去领悟古建筑的古老智慧和美学欣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仅是一个企业的品牌价值选择,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企业文化建设风潮。
为支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秉着“普及与传承中国古建筑知识”的初衷,华润雪花在2012年10月与清华大学续约中国古建筑公益项目。未来五年,华润雪花还将通过一系列公益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民众对古建筑的关注,加深广大民众对我国古建筑的认识和了解,为传承古建筑精神贡献力量。可以预见,对于中国古建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华润雪花将走得更远。
采写 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