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
空白到,不带一丝呼吸
烛光
微弱到,不见跟前的你
远方
接续一段缘分,明媚到
阳光里刻着你的名字
可能在很多年后,小华(以下均为化名)都不会忘记2013年7月3日这天,55岁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被送入医院。在父亲弥留之际,他做出一个令所有家人意外又感动的决定:如果有可能,愿意捐出父亲的器官。“其实原先是打算自己捐献的,但没想到方案竟然提前用在爸爸身上……”
7月19日,小华的父亲抢救无效去世。因为父亲器官已经衰竭,没有实现器官捐献的初衷,但小华还是打算捐出父亲的遗体和角膜。
全家的支持
7月4日下午,记者在医院见到了小华。
“他儿子都同意了,我们也就没啥意见了……”话才出口,小华的二姑和三姑就哽咽了。
小华像很多上海男生一样白皙,身高1.75米左右,但他身上却有着这个年龄段年轻人少见的稳重和成熟。
今年25岁的他,技校毕业后在一家外企做白领。那个让全家意外的捐献器官的想法,小华说其实好几年前就有过酝酿。几年前他看过一部电视剧,“具体名字和情节都不太记得了,总之就是里面讲到人体器官捐献,觉得很神圣,死后可能帮到别人,当时就暗自决定,以后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捐出自己的器官。”
小华说其实有想法和下决心,跨度是很大的。这次真正让他下定决心的,是父亲猝然发病住医院后的一个偶然经历。
“那天晚上去急诊室里探望正在抢救的爸爸时,邻床的老太太还活着,第二天早上我再去医院时她就已经走了。”小华说,眼前突然空空的病床让他触动很大,人去世后最终化为一抔黄土,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什么。这个时候多年前的想法突然就跳了出来,为何不能留下些东西给需要的人呢?
做出这个决定后,他最大的担心家人的反对,并没有发生,小华说这有些让他意外。
他最早和大伯说了捐献的想法,没想到大伯听后二话不说,就去找院方询问捐献过程。此后,他也担心姑姑等亲人会反对,但从事有关医务工作的她们得知后都欣然同意。“侄子这么年轻,能在如此悲伤的时候还主动做出这样的举动,我完全没有想到,但我觉得应该支持。”小华的姑姑们告诉记者。
由于父亲和母亲已经离异多年,小华也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同样表示尊重他的决定。
父亲的影子
父爱如山,父亲的背影在儿子心中都很高大。小华说,父亲的背影在他心中一直很圆润。
在他的记忆里,年轻时父亲挺瘦的,后来开始中年发福,脸越来越圆,“啤酒肚”尤其明显。圆润的父亲性格开朗,每天都笑呵呵的,“家里人都爱拿他的肚子开玩笑,说是十月怀胎,他也不生气,有时还故意逗大家,"就快生了!就快生了!"
生病后,圆润的父亲“不见了”。整个人开始急剧消瘦,“大肚子”完全没有了,看起来反而还往身体内陷,整个人足足“缩水”了一半。“有时去探望,看着病床上那个瘦得没有人形、仅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的中年男人,我几乎都认不出这是爸爸。”说到此,小华沉默了良久,“我现在身上随身带2个手机,晚上睡觉也不敢关机,就怕医院来电话。”
上世纪70年代高中毕业后,小华的父亲在一家电子仪表有限公司工作,工作上兢兢业业,在单位里的人缘和口碑特别好。父亲生病后,单位的直属领导和同事一直陪着。小华说,他听到同事们对父亲最多的评价是“他是个好人”。那段时间,很多父亲单位的老同事经常打来电话,询问父亲的病情。
这段时间,小华睡觉老是做梦,梦里都是父亲的影子。有一次从医院探望完父亲,还专门去了父亲以前在市区住过的地方,就是想去看看,他觉得那里有父亲的影子。“就像打虎山路,那是父亲曾和奶奶一起住过的地方……”
小华说人其实很奇怪,如今拼命回想父亲对自己的爱,却一下什么都说不出。“总之太多太多了,他从小就很爱我,我要作什么决定,他都会用很"夸大"的口气表示同意。手上这台新的笔记本电脑也是爸爸2个月前才送给我的……”讲述这些过往,小华吐字有些费力。
决定捐出父亲器官前,小华说他也疑惑过是否应该,但最终他很坚信,父亲一定会愿意。“这是父亲以某种形式依然存在于世上,看着他唯一的儿子继续自己的人生道路,结婚,生子。而对我来说,以后的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父亲的影子就在某个角落。”
故事二
捐出妹妹的器官
哥哥曾经颇受委屈
主要是想到她那么年轻,如果能留点东西在世上,就还有点寄托。”2011年11月,来自四川自贡的30岁的收银员叶小姐在上班时,因先天性脑血管疾病导致脑出血,被紧急送至长征医院,一番抢救后还是被判定脑死亡。随后,她的大哥听从医院和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建议,同意捐出妹妹的肝脏和肾脏。
虽然妹妹已经过世1年半,叶先生仍不时还会想起她的音容笑貌,身高1.6米左右,长头发,有点微胖。兄妹三人中她年龄最小,由于父亲早逝,妹妹和作为大哥的他感情很深,有什么事情都和他商量。“当然最后的那个决定她没法和我商量,如果她还活着,相信也会同意这个决定。”叶先生坚定地认为。
叶先生平时比较喜欢看新闻,在妹妹突发疾病之前,就经常在成都的电视上看到过器官捐献新闻的报道。尤其是几年前,参与最早在国内开展肝移植的单位之一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部分装修工程期间,因为工作需要,叶先生经常出入医院,和一些专家教授有过接触,也见过院方的一些宣传资料,耳闻目睹之下,对人体器官捐献更是有了进一步了解。
但捐助妹妹的器官,叶先生曾经受过不小的委屈。他告诉记者,红十字工作人员专程去自贡老家找年老的母亲签字被人知道后,这件事很快在当地引起非议。“街坊议都说我们拿了很多钱……其实人都没了,还拿去卖,又有什么意义呢?”即便时过境迁,谈及当初被误解,叶先生还是有些激动。他说,42岁的他完全可以让一家人过得很好,从没有想过从器官捐献上得到任何好处。
从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工作人员那叶先生得知,妹妹的肝脏和一对肾脏分别救治了3位病人,他们分别来自浙江和安徽。叶先生说,按照规定,器官捐献者家属和接受者不能见面,但有时在电视上听到这两个地名,他心里会泛起一种特殊的感情。
器官捐献十二问
对于器官捐献者家庭,是否会有人道救助?
各省(市、区)根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委员会制定的相关政策,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的对贫困捐献者家庭的人道救助办法,器官捐献者的配偶、父母、成年子女或其委托代理人可向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 (省级红十字会)书面提交困难救助申请,省级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 (省级众十字会)对其家庭困难情况评估核定后,给予一定的经济救助。
不少器官捐献者会有这样的疑问:因器官捐献而产生的费用需要由捐献者的家人来承担吗?
事实上,凡捐献者去世后因器官捐献而产生的费用,均无须其家属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