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阶段,东寨镇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鼓励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土地流转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该镇采取“企业+农户”模式,以企业为龙头,农民出土地、出劳动力,企业出资金、出技术、出生产资料,农户按照企业要求组织生产,生产的产品全部由企业按约定价格回收,农民不承担市场风险。按照这一模式,唐山牧源、甘肃民生、甘肃绿都、金昌豪牧4家大型农牧企业在上四坝、下三坝、龙口等村流转土地2.4万亩,种植优质牧草,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这种模式,把农村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让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实现产与销、企业与农户的有机结合,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水平。
培育扶持种植大户,发展“大户+农户”模式,由种植大户作业主,向农民租赁土地,实施集约化、产业化经营。该镇种植大户杜寅演通过联系外地客商发展订单蔬菜,在上四坝村以每亩550元价格租赁土地5150亩,并以不低于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工价返聘农民为其打工,兑付工资。农民获取稳定的土地租赁收入,并在业主租赁的土地上获取务工收入,实现农户和业主互利共赢。
培育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合作社+农户”模式。农民以承包土地为纽带,自愿联合组建专业合作社,统一选择产业项目、统一组织生产、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市场营销,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下三坝富兴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土地入股模式,以一亩土地折算一股的方式流转土地1000亩,集中连片搭建日光温室100座、蔬菜拱棚173座,种植小麦、洋芋、饲草等作物700亩,在解决规模经营难题的同时,吸纳了46户农户变身为“股东”。通过专业合作社形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增强农民应对市场风险、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