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甲亢病人增多真是因为碘过量?
医生:正常人食用碘盐一般不会造成甲亢
碘过量可使甲亢的危险性提高,甲亢病人中的确有不少是因为摄入的碘过量,这是我们采访到的医生都肯定的地方。但医生们也认为,甲状腺疾病本身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将其都归咎于食盐加碘,并不客观。
重医附一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启富说,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所致的常见的内分泌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发病主要与自身免疫有关。碘过量只是外源性原因,称为碘甲亢。
“这么说吧,自身免疫功能有缺陷的人,不需要碘过量就能造成甲亢;但这部分人如果摄入碘过多,患甲亢和甲状腺肿瘤的几率会有所增加。”
西南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王富华也说,正常人不用担心食用碘盐会造成甲亢。碘过量造成的影响是少部分人,也就是那些有甲状腺基础疾病的人,譬如说甲状腺做过手术的,用过碘131放疗的,有过甲亢、甲减的,或者得过慢性甲状腺炎的,对这些病人有些影响。而对其他没有甲状腺免疫功能缺失的人几乎是没有影响的。
那么甲亢病人为什么增多呢?
王富华说,一方面,这与现代人竞争激烈、压力大、免疫力下降有关系;另一方面,可能与检出手段普及等有关。“几乎每个单位每年都会组织体检,尤其是颈部超声检查和细针穿刺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隐匿性的甲状腺疾病被及时发现。”
2 重庆人每天从碘盐里吸收了多少碘?
疾控中心:不会因食用盐产生碘过量
按照国际标准,碘的正常摄入量为每天100~200微克。一般说来,12岁以下儿童在100微克左右,成人为150微克,孕妇需要量高一些,在200微克或以上。
我们昨天走访了解放碑、南坪、杨家坪几家超市和副食店,重庆市场上的食盐全都是加碘盐,主要有5个品种:加碘食用盐、调味盐、泡菜盐、低钠盐和天然海盐。不管是自产井盐,还是外地的海盐,都经过了本地指定生产企业的重新加碘包装。标准都是每100克食盐含碘2100微克。
中国膳食营养指南推荐的每天食用盐摄入量为6克(相当于一个啤酒盖的容量),重庆人爱吃火锅、泡菜,炒菜重辣重油重盐,盐摄入量高于这个水平,普遍在10克左右(重庆市盐业总公司销售部办公室经理赵先生说,重庆每年碘盐的消耗量大约在13万吨左右,按这个消耗量计算,重庆人平均每人每天消耗11.32克碘盐,排除餐馆、泡菜等其他因素,家庭中人均应在10克左右,用盐的确偏高)。
而根据国家疾控中心的报告,不考虑烹饪因素,食盐中的碘约有80%会被人体摄入,若考虑烹饪损失,以上海典型烹调方式加工当地食物的分析结果来看,实际上只有63.5%的碘。而重庆爆炒等高温烹调方式,碘丢失率会更高。
也就是说,大部分重庆人每天从碘盐中吸收的碘,差不多也就140微克左右,再加上从其他食物中吸收的碘,基本在标准范围内。
“目前没有相关证据表明过量食用加碘盐与甲状腺疾病有直接关系。”重庆市疾控中心地方病与寄生虫病控制所副所长吴成果说,“即使每天摄入两三百微克碘,正常人也不会致病。碘的摄入量限值为儿童800微克/天,成人为1000微克/天,以重庆市民食用碘盐的情况来看,不会产生因盐而碘过量的情况。”
3 补碘近20年,重庆人还需不需要吃碘盐?
疾控中心:重庆是缺碘地区,需长期补碘
2012年3月15日,《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在全国统一实施,把碘盐中的碘含量,由35毫克/公斤,下调至20毫克/公斤~30毫克/公斤。重庆执行的标准是21毫克/公斤。
这是1995年全面推行碘盐以来,碘盐的第4次调整。
第一次调整是1996年,由于对食盐中碘含量没有规定上限值,导致部分地区的盐碘含量过高,1996年规定碘含量的上限值不得超过60毫克/公斤;
第二次调整在1997年,当年全国儿童尿碘水平为330微克/升,提示儿童尿碘水平大幅升高。卫生部及时要求多数地区停止碘油丸的投服;
第三次调整在2000年,1999年儿童尿碘水平为306微克/升,仍然偏高,所以把碘盐的碘含量下调为平均35毫克/公斤。
原卫生部2010年公布的《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的编制说明中指出,全国儿童尿碘水平,有约5个省处于过量水平,16个省区市处于大于适宜量水平,重庆、四川、贵州都属于大于适量水平的地区。
重庆市疾控中心地方病与寄生虫病控制所副所长吴成果给出一组数据:
重庆2011年监测结果,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5.52%(推行加碘盐前的1994年,这一数据为41.05%,1997年为18.33%),说明碘盐对碘缺乏病的预防效果显著。但同时,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低于5%,有些地方甚至低于2%。重庆作为碘缺乏地区,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虽然下降很多,但仍偏高,仍需长期补碘。
2011年重庆PPS监测结果: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54.1微克/升,处于较适宜水平,说明补碘是安全的。
记者查阅了2010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发表的《中国食盐加碘和居民碘营养状况的风险评估》,2005年,我国人群的尿碘水平为246.3微克/升(这一数字与重庆接近),评估报告认为“超过适宜”,并未“过量”。报告中,“可能存在碘缺乏的地区”重庆有3个,分别是巫溪、城口、丰都。
4 怎么知道你不适合吃碘盐?
医生:可粗略自测,最好到医院确认
采访中,我们特意问每一个采访对象,家里用的是碘盐还是无碘盐,回答无一例外,都是用的加碘盐,可见医生和专家对碘盐的安全性是完全放心的。
但有一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提出:作为正常人,食用加碘盐完全没有问题,但对于甲状腺方面免疫力缺陷的人群,或有甲状腺隐性疾病的人群,显然是不适合吃加碘盐的。也许我们就是这样的人群,但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怎么办?
对此,西南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王富华说,大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粗略自测一下
当你出现怕热、多汗、心悸、性情急躁、食欲亢进、消瘦等症状时,应该想到是否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能。
当你发现有怕冷、浮肿、体重增加、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症状时,应该注意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可能。
当你感觉颈部疼痛并有发热,尤其可在甲状腺部位摸到肿块并有压痛时,应想到有无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
遇到以上这些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内分泌科就诊,以便做进一步检查。而对于正常人是否碘过量,医院可以通过尿碘含量检测来确认。
王富华说,甲状腺疾病的特征很明显,一般医生通过触诊就能基本判定,再进一步做些检查就能确定甲状腺疾病的性质,如抽血化验检查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还需做甲状腺的放射性核素和超声波检查,甚至做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检查。
5 能不能把加碘盐自制成“无碘盐”?
专家:油煎、曝晒、敞放都不靠谱
李坤加入了一个甲亢病友群,有病友推荐,可以把加碘盐通过曝晒自制成“无碘盐”。
本市也有媒体曾报道说,“可以将碘盐放在太阳底下晒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达到减少碘含量的目的;将碘盐放在锅里加少许食用油,炒一下。因为碘遇热容易分解,日常烧菜可以在油或汤里提早放盐,这样可使碘快速分解。”
但吴成果说,这些方法完全不靠谱。近年来加工工艺不断提高,食盐中的碘成分已比较稳定,过去碘盐中所用的是碘化钾(上世纪90年代以前),这种物质容易挥发和流失,但现在已经改为使用碘酸钾。碘酸钾是一种非常稳定的物质,即使是在高温烹饪、阳光暴晒的情况下也不易挥发,因此这种“自制无碘盐”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杂志的一篇学术文章,报道了一项检测结果:
10克加碘盐置于250 毫升碘量瓶中,加200毫升蒸馏水溶解,加热煮沸至30分钟后,测定碘含量,结果碘只损失了1.7%;加热到1小时,碘也只损失了2%。由此可见,长时间炖煮对碘盐中的碘破坏很少。
把溶解好的碘盐加热到100℃并维持10分钟,碘只损失了1.2%;加热到300℃(普通油炸的温度一般是180℃)维持10分钟,结果碘只损失了5.2%。由此可见,高温烹调对碘盐中的碘破坏很少。
而《地方病通报》有论文指出,日光曝晒对碘酸钾食盐的影响是不大的,即使曝晒128小时,碘损失不到5%。
6 重庆哪里能买到无碘盐?
盐业总公司:可到各区县盐业公司
几天来,记者走访主城各区超市和副食店,正如李坤所说,没有一家能买到无碘盐。对于不适合吃碘盐的人群,哪里能买到无碘盐呢?
根据《重庆市盐业管理条例(2006修订)》规定,“因治疗疾病,不宜食用碘盐的,应当持当地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到当地盐业管理机构指定的单位购买非碘盐,被指定单位应当保证供应”。
重庆市盐业总公司销售部办公室经理赵先生说,重庆每年碘盐的消耗量大约在13万吨左右,无碘盐有2~3吨,但无碘盐并不在市场上销售,这里的“被指定单位”在各区县的盐业公司,并不包含超市或副食店这样的市场主体。
在上海、杭州等沿海城市,市民可以在副食店购买到无碘盐。如杭州可以买到无碘盐的副食品店有143家,还有3家超市设立了无碘盐供应点。
为什么重庆在外面买不到无碘盐呢?“主要还是因为重庆是碘缺乏地区,担心无碘盐流入市场后不好控制。”赵经理说,重庆各区县盐业公司都设有专门的无碘盐供应点,市民只需持医院证明(包括病历),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
重庆部分区购买无碘盐的咨询电话
(其他区县详见重庆盐业总公司官网)
渝中区: 023-63510524
江北、渝北区: 023-67705417
沙坪坝区:023-65373631
九龙坡区:023-68513207
南岸、巴南区:023-62918487
北碚区:023-68863352
(文中李坤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