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卫工人在烈日下辛勤打扫,接到活动送出的食用油时十分高兴。实习生 黄宇飞 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环卫工人代表范叔接受送赠的食用油和日用品。
实习生 黄宇飞 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摄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林涛) 夏日炎炎,在大家都躲在空调房乘凉的时候,作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依然要穿着厚重的制服,在烈日下忙碌。7月8日,《信息时报·爱心档案》发起“送凉助保洁”行动,带着啤酒、爱心油米和日用品等走进越秀区北京街,让街道环卫工人在结束工作后可以清凉一“夏”。
小小北京街 大大任务量
北京路步行街一带人流量大、食肆林立,是广州最繁华的商圈之一。正因如此,这里产生的垃圾也比较多,处理起来十分困难。北京街环卫站南片负责人莫艺超向记者介绍,北京路及其周边社区,环卫工人要保洁的面积多达10万平方米,其中北京路、惠福路一带的垃圾产生量可谓“全市之冠”。莫艺超表示,北京路是越秀区甚至是老广州的“马首”,保洁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有赖环卫站工人的共同努力。
环卫工作苦 自有解暑法
背着160升的大垃圾桶,每天午后要爬40栋楼收垃圾的范叔,是北京街环卫站的“楼王”。作为收运队的老前辈,范叔负责的居民楼数目要比其他人多,每天收来的垃圾可装满五六辆垃圾车。长期负重爬楼梯,让范叔落下了膝关节严重磨损的老毛病,到了下雨天便会刺痛发麻。此外,虽然范叔在太阳底下呆的时间不算很长,但频繁在空调房和室外进出,很容易会导致中暑。为了解暑,每天收完垃圾后,范叔喜欢喝罐冷冻啤酒,让长期负重的身体放松一下。因而“送凉助保洁”行动提供的啤酒最受范叔欢迎。
而每天早晨4点半就要起床的伍姐,则是保洁队的中坚。伍姐负责的李白巷刚好临近北京路步行街,保洁任务尤为繁重。第一趟的大扫除在早晨7时左右完成,这是每天任务量最大的时段。“幸好这个时候不太热,工作还是挺顺利的。不过到了10点多气温升高,在街上扫10分钟便会汗如雨下。”伍姐说。由于中午前后北京路的人流量迅速上升,因此她在街头上跑动得特别勤,尽力保证街头卫生整洁。工作繁重,伍姐要喝大量的水,还要不停用毛巾擦汗,尽量让身体保持干爽。不过,伍姐更喜欢煲冬瓜汤解暑,“啤酒可以留给丈夫。”她笑着说。
送凉助保洁 关注小心愿
莫艺超表示,北京街人流量大,保洁压力可想而知。幸好有范叔、伍姐这样的好职工,区里市里的多次检查,北京街都能交出优异的答卷。“环卫工人为广州付出很多,也有"城市美容师"的赞誉,但他们工作和生活中要面对的艰苦和无奈,却是很容易被公众忽视的。”莫艺超说。例如居民楼收垃圾的时间是固定的,但很多人认为给了钱,便可以随心所欲地扔垃圾,居民不遵守规则的结果是收运工作人员不得不多跑一趟。
工作任务繁重,范叔等人已经习以为常,但来自家庭的重担却让他们感到吃力。环卫工人收入普遍偏低,月入大约1600元。据了解,范叔和伍姐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他们都为孩子的学费发愁。而今年5月起,北京街环卫工人提薪800元,这让环卫工人们心里更加分踏实。“大家送来的爱心油米,也能够减少他们的生活开支,对他们有不少帮助。”莫艺超说。
据悉,此次“送凉助保洁”行动走进北京街,既是要给长期高温作业的环卫工人送清凉,还会关注他们子女的心愿。行动还委托莫艺超等环卫站负责人统一收集环卫工人子女的心愿,例如课外书、学习用具等需求,最后经由《爱心档案》及社会力量一起跟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