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郑实(作家,曾留学巴黎)
巴黎很像一只蜗牛。虽是世界最繁华的都市,这里的生活却相当悠闲。下午5点,几乎所有商家都把门一锁,然后在街头的餐厅或咖啡馆一坐,半盘薯条、半盘兔子吃的菜叶子上浇点橄榄油,再加一杯啤酒、半包香烟就可以边吃边聊到入夜。我们所说的巴黎情调就产生在这种不紧不慢地享受每刻好时光的生活节奏中。所以人们都说,游览巴黎最好的方式是慢慢品,就像品味醇酒,但这不是我们中国人的风格。几十年来,我们天天听到的是“大干快上”、“效率就是一切”、“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时间就是金钱”。的确,在巴黎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消耗用人民币换取的欧元。我们没法和挣欧元的人们一起坐下来光吃生菜叶子打发时间。但法国餐馆里的焗蜗牛,不管爱不爱吃,出于好奇至少尝一尝,它很独特,是法式餐饮一个奇妙的符号。
巴黎更像蜗牛的地方,是它的地图。巴黎市区从最中心的卢浮宫和王宫(博客,微博)开始,一圈一圈往外,被分成20个区,很像一只蜗牛的壳。巴黎人一看某个地址的邮编就知道其大概位置。旅行者住的地方区号越大,离中心区越远,但这并不意味着出行就越不方便。巴黎的地铁比地上交通要省时省力,重要的景点附近有地铁站,而且蛛网一样密布的地铁线路,站和站的距离也不远。除了一些线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人较多,地铁通常不太挤,经常有座位。在巴黎,只要手里有一张地铁线路图,即便不会说外语,也不会找不到地方。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城市,巴黎针对旅游者的服务非常完善。飞机一落地,你就能找到咨询窗口,可以询问各种问题。所有的地铁站都免费赠送大大小小不同版本的地铁线路图。所有正规旅馆和景点都设有一个架子,摆放几种语言的地图和旅游信息。旅馆的服务人员,也许英语说得不好,中文只会说“你好”,但都会想办法帮你解决问题,而且态度很诚恳,绝不是装出来的。
除了针对旅游者的偷窃所有大都市都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在巴黎,我感觉是很安全的。如果你不招惹别人,就不会有什么麻烦。相反,需要帮助时,礼貌地求助过路人,经常会得到令人感到温暖的回答。也许有人给你指的方向不对,但绝不是故意的。如果你坐下来吃东西,有个过路人微笑着跟你嘟囔一句话,在你不知所措时,他(或她)就走了。他说的可能是“祝你胃口好”。虽然这种情况不经常发生,但也没什么奇怪的。对于前来主动搭话的人,不想多说,随便应付一句就走,一般不会被纠缠。
巴黎的街上尽管熙熙攘攘,但大多数人不会大喊大叫,除非喝多了。在地铁、景点、街上、公园、餐馆甚至教堂里都很安静。因为父母很少大声说话或斥责孩子,那里的孩子也比较安静。有时狗会被领到公共场所,即便身形巨大的狗,也很安静。
在巴黎街头,你能看到几乎地球上所有的人种,穿着各式漂亮或不漂亮的服装。这是在其他地方欣赏不到的,即便是欧洲其他大都市也不会有这么丰富的时装秀。
有些人不喜欢巴黎人,西方的旅行书上就这么说。巴黎人的确自视较高。有些法国人觉得不会说法语不可理解,简直就是缺陷。地铁售票员听你一张嘴不是法语,可能立刻就皱起眉头。他们生活在这么“牛”的地方,自己也变牛了。但我们不是冲着他们去的,所以也无所谓。
巴黎是有很多历史故事的地方。早在四五百年前,巴黎就是欧洲最大的都市,也是帝王将相轮流出场的政治舞台。说巴黎是被血雨腥风洗刷出来的,一点也不过分。到巴黎的景点参观,会让我们中国人强烈感受到法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多么珍惜。他们不仅尽量保护修复,而且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从哪儿来的,发生过什么事,都有专业人士很仔细地研究,并且会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和活泼的形式传播给大众,告诉来参观的人们。而中国游客最吃亏的,就是时间来不及,或者语言不通,没办法充分享受这些精心准备的服务。所以我觉得到巴黎去玩,最重要的是之前做点功课,对我们要去的地方有些大致的了解才能玩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