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7月15日 - 金融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一直有增无减。在国务院参事夏斌看来,当前中国已存在事实上的经济危机现象,决策者要有“底线思维”,既要加快改革、通过改革尽可能地去挖掘一切合理增长的需求潜力,又要准备好危机爆发或逐步刺破泡沫时的对策。
证券时报周一刊登他的署名文章指出,针对经济中不断提高的高杠杆、高负债状况,减轻危机因素的基本态度应是在稳住甚至下降利率中降低全社会的债务成本,同时运用包括暂时行政手段在内的各种措施限制地方政府、国企滥用资金。
同时,还要统筹安排好信贷与理财两个市场的规模,逐渐稳住货币的增速;不要在汇率、资本管理改革力度方面,给国内消除泡沫、调整结构,制造额外的压力和负担。
“目前的地方平台偿债缺口、房地产泡沫、过剩的产能,三个系统性风险是相互联系、互为传导的。只要某一环节出现较大的事端(包括若宏观金融政策去实施紧缩性刺激),风险会瞬间传导,资产价格即刻大幅缩水,”夏斌称。
他认为,当前中国已存在事实上的经济危机现象,危机爆发意味着一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失业增加、企业与居民财富缩水、经济萎缩,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企业事实上已资不抵债,有些企业明显在玩庞氏骗局,靠借新还旧在维持,“这些问题已不是日常所说的‘不确定性意义’上的风险问题,而是本应在危机中解决的缩水资产负债、‘市场出清’的问题,现在只是危机没引爆,坏账未暴露而已,靠的是多发货币来掩盖。”
“当今讨论增长问题,不要为经济增速增加或减少0.5个百分点困住自己,”夏斌称,“而是要有‘底线思维’,要有‘预期思维’,要有‘危机思维’,即既要加快改革,通过改革尽可能地去挖掘一切合理增长的需求潜力,又要准备好危机爆发或逐步刺破泡沫时的对策。”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经济成长率续降至7.5%,和路透调查预估中值相符,低于上季的7.7%。中国政府年初设定的全年经济成长目标就是7.5%。
**稳住货币增速,调控资金流向**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实体经济需求偏软,融资的内生性增长动力明显不足,但M2的增速却一直居高不下,远高于政府年初制定的13%全年增长目标,其中4月M2增速达16.1%更创下两年新高。最新公布的6月M2增速降至14%的六个月低位,但仍高于全年目标。
夏斌指出,目前货币总量是宽松的,企业和政府的杠杆率在明显提高,但在杠杆率提高的过程中经济增速却在放慢,而且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资金也相当紧张,“表面上看这是金融问题,实质反映的是背后总体经济出了问题,国民经济的资金运用效益在明显下降,”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