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到8月,各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以及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然而,记者采访了33家用人单位的55名员工后发现,像往年一样,仍有很多人领不到这份应有的补贴,就更不用说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了。(7月11日 北京晚报)
酷热已经来临,高温津贴再次成为了大众议论的焦点。夏天是装修的高峰,然而工人们根本就没有听说“高温津贴”,公司也从未提供任何的防暑降温的饮料,而与建筑工地的工人相比,他们已经觉得幸福万分。满街送货的快递员、停车管理员、私企员工都在调查范围之内,他们的“高温津贴”都不知去向何方?
在2012年,国家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的通知》中规定,该办法所涉及的用人单位包括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利益的驱使与国家的法规相冲突时,让津贴“瘦身”成为了很多机关甚至是商家的“良策”。
宣传力度不够,知晓率偏低。北京市总工会在《关于做好2013年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室外露天作业人员的高温津贴标准是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室内工作场所作业人员每人每月不低于90元。然而众多的劳动者却将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必需药品等价于高温津贴,这显然是单位与工人玩起了“文字游戏”,国家的规定中明确表示,这两者不可混为一潭。只能说,侵占工人的利益成为了你们最大的嗜好,利用百姓的无知和善良,让高温津贴随着高温而“蒸发”。
后期查处不够,惩治率偏低。规定的出台仅仅是一个开端,很多的单位,甚至包括我们的监管单位都存在管理不当的问题,自身都要没有履行好发放高温补贴的职责,又怎能去监管别人。从2013年入夏以来,我国已经有2位工人由于中暑而死亡,而死亡后的体温都还高达37°以上,这是生命的付出,为何依然不能让你们放下心中的私欲,让高温补贴不再遭受“减肥药”的强力攻击,能够让国家的保障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体现。
当某些私欲让大家难以放手时,请你们看看酷热下辛勤工作的员工,他们满脸的汗水,他们的黝黑的皮肤,该“减肥”的不是他们,而是你们的“将军肚”、“啤酒肚”。
(文/郭艾鑫)
相关新闻 2013-07-12·璧山大兴镇用制度监管“三农”资金 34个项目节约200万 2013-07-12·美欧就部分金融衍生品监管规则达成一致 2013-07-12·质量白皮书数据被挑刺 市长较真点破食品监管盲区 2013-07-12·拍卖巨头接连出手在线拍卖 买家呼吁规范监管 2013-07-12·璧山大兴镇用制度监管“三农”资金 节约200万